#

科研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聚焦“医工结合”新方向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召开2021年工作会

  2月底,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精研院”)2021年工作会在双清大厦召开。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精准医学研究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院长高彦芳,精准医学院医工结合研究中心主任、医学交叉学科实验室主任及PI等出席会议。

  董家鸿表示,在各位校领导、专家和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支持下,2020年精研院圆满实现了整体工作的开端布局。董家鸿充分肯定了各位专家的闪光思想和研究工作的宏伟布局,并指出 2021年要明确精研院作为医工结合大平台的功能定位,基于CDR理念和BBC模式,切实推进以健康服务需求与先进科学技术双向转化的研究策略,开展以健康医疗产品为目标的系统性、组织化科研;同时着眼我国医疗卫生需求重大领域,多点发力,聚焦医工结合新方向——构建技术引领的清华智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THIS,Tsinghua Healthcare Intelligent System),运用系统医学理念聚焦攻克肿瘤新方案。董家鸿期望各研究团队围绕重点研发方向,组建医-研-企一体的技术创新团队,推出精研院中心/实验室的课题指南及蓝皮书,推进实施Med+X交叉创新工程。最后,董家鸿还对精研院“十四五规划”与清华大学 110 周年校庆工作进行了部署,诚挚感谢各位专家为精研院做出的卓越贡献。

董家鸿院长讲话

  精研院以临床需求为导向,依托清华大学理工科优势成立了六大医工结合研究中心,6位中心主任分别代表各中心进行汇报。医工结合研究中心汇报交流环节由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智能睡眠监测实验室主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专科部部长叶京英主持。

叶京英教授主持

  临床大数据中心主任吴及介绍中心2020年在科研团队建设、论文发表、临床与医工合作等方面进展。2021年,临床大数据中心将聚焦医学人工智能产品转化,其中多物理场成像、光子彩超、智能分诊等智能医疗产品将有望通过临床测试,进入审批注册流程。

  数字医疗与医疗机器人中心主任郑钢铁介绍了隔离病房巡诊机器人、介入手术机器人等研究进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研究中心申报和学术发表等情况。2021年数字医疗与医疗机器人中心将努力推动非接触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示范项目、介入手术机器人第二版等工作。

  人工心肺中心主任张向军表示,人工心肺中心坚持临床和研发相结合,科研攻关与产品落地齐头并进,人工膜肺项目在2020年工信部新冠应急科技攻关和产业基础制造专项评估中名列前茅。2021年度,人工心肺中心将致力于送检重症ECMO,在京实现数字化的人工肺生产-测试-调节,以期在不久的未来可以大幅缩减与国外人工器官研发制作之间的差距。

  智慧健康中心主任杨斌介绍2020年智慧健康工作平台建设、医工结合项目、抗击新冠疫情、国际合作与交流等进展。2021年,智慧健康中心将聚焦构建THIS智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国家重点项目推进、国际合作、产业转化等工作,致力于打造全地域、全人群、全生命周期覆盖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医学转化影像中心主任王学武表示,2021年度将依托精研院的医工交叉研究平台,深化推进核医学影像成像在医学诊断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反推核医学基础原理研究,中心将在2021年继续细化项目管理,推进重大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

  可穿戴/可植入医疗设备中心主任张萍提到,中心2020年从面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监测和管理的可穿戴/可植入医疗设备的研发、评测、临床转化应用等方面开展工作,探索医工交叉合作新模式。张萍介绍,2021年可穿戴/可植入医疗设备中心计划建立基于可穿戴式设备的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慢病管理平台,开展心衰、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植入/介入式智能器械研发,建立基于可穿戴监测设备的全流程心血管疾病智慧诊疗系统。

何作祥教授主持

  2020年,精研院启动新建九个医学交叉学科实验室, 9位实验室主任分别介绍2021年度工作方案和成果展望。实验室汇报交流环节由精准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医学转化影像中心主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何作祥主持。

  智能睡眠监测实验室主任叶京英介绍,智能睡眠监测实验室在微纳制造、机电系统及集成装备的科研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底蕴深厚。2021年,拟在无创肌电信号采集处理技术基础上,研制一系列适合广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家庭用于OSARS诊断治疗设备,开发无创睡眠呼吸相关功能检测分析仪。

  人体微生态研发和转化实验室主任廖秦平介绍,在女性生殖道菌群和基因库采集工作基础上,实验室将重点开展人体微生态益生菌库的建立、人工智能微生态检测仪研制开发、益生菌产品研发转化、中医药微生态检测平台的建立,以促进人体微生态诊断指标和微生态疗法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区块链真实世界研究实验室主任邢春晓介绍,实验室基于数据和知识融合驱动的管理决策与真实世界研究平台、基于真实世界全流程数据健康知识图谱平台、面向真实世界全流程管理复杂环境的规则引擎平台等特色平台,2021年将致力于智能区块链RWS平台建设(清华-长庚,全国多中心)与中国智慧医疗白皮书(发展报告)。

  精益化医院运营实验室主任谢小磊介绍,实验室基于精益管理和系统工程思想,预计在2021年建设全院床位动态管理系统、智能门诊报到管理系统和医师值班管理系统并投入运营,致力于塑造最优化医院管理、运营、服务体系。

  光医学实验室主任赵邑介绍,实验室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光健康学、光诊断学、光治疗学、光生物工程学等,2021年将聚焦光健康调节市场研发,搭建基于LED技术的可调(色温、色光、频闪)光源平台,以及以该平台为核心的光健康室内照明试验系统。

  细胞与免疫治疗实验室主任常智杰介绍,实验室围绕肺炎的细胞治疗,致力于建立一套脐带沃顿胶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并积极推向临床,已获海南医学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三家医院伦理审查通过,期望能够和北京清华长庚深化合作,共同开展临床试验研究。

  肝脏再生与功能评价实验室主任王韫芳介绍,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尤政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肝组织高分辨率脂质结构解析质谱成像平台和方法技术,已用于临床样本的快速检测或术中组织的快速筛查与精准病理边界确定,为800余名患者完成根治性手术,节省外科医师约1400小时工作时间,并具备良好的医工转化前景。2021年,实验室将围绕非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与肝癌诊断分子标记物研究,致力于从分子水平定义肝病特异性脂代谢标志,开发空间脂质成像技术,指导肝病精准诊疗。

  整合式区域医疗体系实验室主任杨燕绥介绍,实验室2020年启动了雄安新区相关工作,2021年将启动清华长庚医院“DRG支付改革+社区医院托管的集团化建设与绩效管理”项目。

  循证医学实验室主任 Daniel Porter介绍,循证医学(EBM)作为一门新兴医学学科,循证医学实验室计划通过运动医学、心脏成像和脊柱外科临床试验等患者临床试验项目与患者注册系统项目,建立世界领先、高度活跃的循证医学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实验室主任发言

  自由讨论环节,线上线下专家畅所欲言,围绕项目创新与临床转化等议题充分展开交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魏来、精准医学研究院科研规划师程旭东等参与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医工结合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持续不断的时间、人力、资金投入,因此能够提升医工结合效率和成功率的有效途径就是持续交流,建立高效畅通的话语体系、方法体系和学术体系。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1月,是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与理工、人文社科的交叉融合创新平台。研究院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董家鸿的带领下,以服务健康中国和全球健康为使命,立足重大疾病防治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前沿,致力于健康医疗的核心技术和先端产品研发。(供稿 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