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内科部 - 心血管内科 - 健康教育

114推送我院马志毅副主任医师科普稿件:头晕、怕冷、易疲劳,你可能是低血压!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7YYS5q9YgFuJVzDzpuFcg

发布时间:2021-3-9


  说起高血压,人们都了解它的严重性,可你知道吗?低血压有可能也是一种病!

  什么是低血压?

  低血压指血压低于正常水平,通常指血压低于90/60mmHg。

  严格意义上来讲,低血压只是人体血压这个生理指标出现异常,临床上称为“异常的生命体征”,并不能称之为疾病。

  部分健康人可能存在低血压,但无任何不适症状,通常称为“生理性低血压“,常见于体质瘦弱的青年女性、老人等。

  与之相对的即为“病理性低血压“,一方面存在疾病或药物等原因;另一方面,多存在与血压偏低有关的不适。病理性低血压是临床上需要关注的情况。

 

  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病理性低血压可以因疾病或药物引起:

  1 急性低血压多见于大出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心脏破裂、恶性心律失常、过敏、感染、创伤、烧伤、剧烈呕吐、腹泻、尿崩症等;

  2 慢性低血压多见于老人或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慢性心衰等。药物引起低血压通常见于某些降压药物、血管扩张药物、神经系统用药(抗精神病药物、抗帕金森药物)等。

  另外,体位性低血压和餐后低血压以发作性低血压的形式出现,直接原因恰如其名,分别与体位(身体姿势)变化或进餐有关。二者的诊断标准与通常意义上的低血压略有不同:

  这两种低血压虽然直接原因较为明确,但其既有可能单纯因为血压调节功能异常而出现,也有可能基于前述疾病或药物因素而出现。

 

  低血压的症状表现?

  低血压的症状表现与其所导致的外周脏器灌注不足相关。

  慢性低血压患者症状逐渐出现,由轻到重,可表现头晕、眼花、心悸、恶心、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怕冷、苍白、脉弱等。

  急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等患者的症状可突然出现,甚至进行性加重出现休克或晕厥、跌倒、摔伤等。

 

  低血压如何治疗

  生理性低血压一般无需治疗。

  病理性低血压通常需要治疗,但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式有所不同:

 

  日常如何预防?

  1 了解自身血压日常水平,不适时加测血压,养成家庭自测血压习惯;

  2 注意营养,勿过度限盐或过度减肥,适度饮水;少食多餐,避免过饱,避免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主食或甜食等),限制酒精摄入;

  3 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快速站立,缓慢变化体位;

  4 适度运动,如双腿交叉站立、下蹲和紧绷大腿及臀部肌肉;

  5 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控制沐浴水温及时间;

  6 避免熬夜、过度疲劳;

  7 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

  8 严格遵医嘱用药,注重随访;

 

  推荐科室:

  如无明显不适或仅有慢性进行性加重的或反复发作的前述症状,可首先就诊心脏内科,以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低血压。

  如出现突发的前述症状、甚至眼前发黑、晕厥、跌倒等,则建议立即就诊急诊内科,必要时转至相关科室进一步诊治。(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马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