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神经外科 - 科室动态

神经外科华人会—脊髓胶质瘤早餐会(清华长庚—首医天坛—中山肿瘤大咖经验分享)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5月16日电(神经外科 荆林凯)2018年05月12日,第八届世界华人神经外科学术大会--脊髓胶质瘤早餐会在江西南昌举办。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专业荆林凯博士主持并汇报病历,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王劲教授和神经外科主任王贵怀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主任邱晓光教授和化疗科主任李文斌教授、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陈忠平教授就脊髓胶质瘤的诊疗原则、手术策略、放化疗方案、靶向/免疫治疗意义以及复发后治疗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图1 荆林凯博士主持并汇报病历

 

图2 第一组--呼吸功能已受损的延-颈髓室管膜瘤:对于脊髓室管膜瘤的治疗首选手术全切。但对于呼吸功能已受到影响的延-颈髓室管膜瘤,若症状较轻,仍首选手术全切,一般效果明显(左图);但对于症状较重、呼吸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放化疗效果不理想,可考虑尽最大可能保留功能前提下的部分切除(右图)。

图3 第二组--复发的弥漫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肿瘤边界不清,优先考虑肿瘤近全切除;复发后若神经功能较好则定期复查(目前本例患者暂无后续治疗,定期复查);复发后可考虑放化疗,但效果有限。

图4 第三组--复发的少突-星形细胞瘤:优先考虑手术切除;复发后若神经功能较好则定期复查(目前本例患者暂无后续治疗,定期复查);复发肿瘤“缩小”现象需继续跟踪复查;复发后可考虑放化疗,但效果有限。

 

图5 第四组--复发的间变性室管膜瘤:第一次近全切除后6个月复发;二次手术扩大切除后行C7-T10的放疗(45Gy),全外显子靶向用药基因检测提示对现有化疗药物不敏感,术后9个月再次“复发”。不能排除放疗后改变,且不考虑再次手术治疗,3个月后复查。

 

 

图6 第五组--复发的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当地医院手术部分切除肿瘤,外院病理会诊提示PNET;4个月后于我院行肿瘤全切后全脊髓放疗(45Gy);二次手术后21个月,肿瘤复发后于我院行第三次手术,术后复查未见肿瘤复发。陈忠平教授建议可考虑化疗。 

图7 第六组—低级别胶质瘤?:1995年发现T2-T4髓内占位,22年来症状较轻且进展缓慢,MRI提示占位逐渐增大。定期复查。

 

      脊髓胶质瘤为中枢神经系统发病率相对较低的肿瘤之一,约占整个椎管肿瘤的10%,年发病率约为2.2/100万,主要为室管膜瘤、星形细胞瘤和胶质母细胞瘤等,而前两者最多见,大约各占40%。在成人中,大多数脊髓胶质瘤是室管膜瘤,而在儿童中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

图8 王劲教授、王贵怀教授、陈忠平教授、邱晓光教授和李文斌教授讨论诊疗方案

 

      目前,仍无针对脊髓胶质瘤的诊疗指南,主要参考颅内胶质瘤的治疗指南。手术切除仍是脊髓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手段,对于不能全切除的患者,治疗意见仍不统一,术后放化疗治疗效果也不尽满意,一些新兴治疗技术不够成熟。相信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各种治疗方案的完善和发展,脊髓胶质瘤的治疗效果会得以提高。

图9 天坛医院江涛教授世界首发的胶质瘤分子分型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