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神经外科 - 科室动态

3D打印精准引导、“小针眼”解决大麻烦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8月25日电(通讯员 李伟)8月14日,神经外科在3D打印导板引导下完成1例球囊压迫术治疗复发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标志着我院在三叉神经痛精准微创治疗方面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袁阿姨今年69岁,右侧三叉神经痛多年,说话、吃饭、洗脸、刷牙都诱发右侧颜面部剧烈疼痛。5年前曾经做了开颅微血管减压术,手术后短时间内疼痛缓解,但是再次复发。为了缓解症状,她口服卡马西平,但由于逐渐增加的药量,出现了严重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用袁阿姨的话讲就是生活过的“痛不欲生、生不如死”,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神经外科收治了袁阿姨,经过术前讨论,决定给袁阿姨实施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是指通过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的局部置入机械球囊,压迫感觉神经节,导致神经节组织局部发生坏死,阻断疼痛信号向脑内传导,从而达到治疗神经痛的目的。技术的关键点在于将球囊精准而安全地置入脑内神经节的位置,对手术的精准度有一定的要求。虽然在临床上现有的导航技术也可以满足精准的要求,但导航设备昂贵、医疗花费较高,考虑到袁阿姨家庭经济实力,决定采用性价比较高的导引板导引技术来实现靠高端导航设备所能完成的手术精准度。首先,我们通过颅脑CT扫描,在计算机中重建袁阿姨头面部三维模型,手术模拟穿刺点和穿刺过程,依据手术模拟结果在计算机中设计虚拟穿刺导引板,模拟在穿刺导引板引导下穿刺针位置、方向和深度,为手术提供关键信息。最后,我们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出符合手术要求精度的实物导引板。

 

 

 

 

      8月14日袁阿姨被推进导管室,术中3D重建后选择最优投照角度,在双C正侧位透视下,3D导引板引导穿刺针顺利植入卵圆孔内,进而置入球囊,充盈压迫3分钟后撤出,整个手术操作时长10分钟。术后袁阿姨颜面部疼痛即刻完全缓解,而创口仅仅是面部口角旁的一个小针眼,3天后袁阿姨顺利出院。

 

 

      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具有创伤小、风险低、耐受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技术关键是手术精度要求较高。而3D打印技术可以提高穿刺的精确度,极大提高穿刺效率,减少因多次穿刺或误穿刺引起的并发症发生。另外,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开颅手术的风险,尤其适用于微血管减压失败或复发、高龄和不能难受药物的患者。

 

【知识链接】

      三叉神经痛,俗称“天下第一痛”,是一种常见的颅神经疾病,表现为一侧颜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常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痛苦。疼痛常表现为刀割样、针刺样、闪电样或烧灼样剧烈疼痛,骤发骤停,触摸面部、说话、洗脸、刷牙等可诱导疼痛发作。

      三叉神经痛治疗主要有药物、经皮射频热凝术、甘油阻滞术、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伽玛刀及开颅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疗效与开颅显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相近。与显微血管减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风险低、不开颅、恢复快、花费低、病人耐受性好等特点。

      三叉神经节球囊压迫术适应症如下:(1)年龄>60 岁;(2)全身情况差(如严重心肺肝肾或代谢性疾病等);(3)开颅显微血管减压术失败或复发;(4)疑虑开颅手术风险;(5)带状疱疹后遗三叉神经痛患者;(6)鼻咽癌等相关继发三叉神经痛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