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生命时报采访报道我院神经内科武剑主任:一个“神经系统工程师”的蜕变——武剑,从技术迷到医心人

新闻链接:生命时报 第1134期 第22版 人物

发布时间:2017-07-25

 

  武剑,男,1967年12月出生,北京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助理、神经内科主任,卫计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我想神经系统应该是上帝开发的最好的系统。”逻辑、欲望、思想……每分每秒都在人的神经系统里,神秘地发生、存在、运转着。缘于这种神秘,探索着这种神秘,武剑选择成为一名神经内科医师。上岗26年,从“修补系统”到“医人”到“医心”,这位神经系统工程师在不断蜕变,神经系统的探索之路也愈加明晰。

  十年“技术迷”

  20世纪90年代初,武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北京宣武医院接受住院医师培训。“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最高司令部,用人去修人的最高司令部,这很难。为了挑战“神经系统”,武剑选择从技术入手。

  相较于其他的医学专业,神经专科的未知性更多,复杂性更高。武剑以神经解剖系统为例,很多神经系统只能看到大体表面,里面的纤维怎么传导则需要想象。上世纪90年代,弓上动脉血栓就已是神经内科常见的疾病。如何改变脑缺血治疗的传统做法?武剑从的颈动脉窗口切入,开始探索颈部、脑部血管的可视化评估——颈动脉超声和核磁成像。没有线圈,没有机器,武剑就自己联系厂家开发。当颈部、脑部的血管最终在核磁和超声下显现出来,血管波动、血流方向在肉眼下直观,武剑又开始对颈动脉血管进行血管造影评估和检查。1996年,颈动脉血管造影多对比成像在国内引起了极大好评,它为静、动脉溶栓以及神经介入手术开辟了一个新的诊疗窗口。

  血管介入手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是超前的,1998年,武剑邀请了3位美国专家,在王拥军教授指导下,自己完成了宣武医院第一例颈内动脉支架术。这一手术意义非凡,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我国每年有240万例新发脑卒中,现存脑血管病患者700余万人,其中约80%~85%为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支架技术的应用,无疑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开辟了一种新的微创方法,极大地带动了脑血管病诊疗的发展,这项技术因此获得当年北京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从技术治病到医人

  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上,医院里迎来送往的患者,有太多想象不到的病例。比起神经内科可防可治的脑血管病,医生面对很多遗传性、基因性、心理性神经系统疾病时往往束手无策。

  遇到了技术瓶颈,一心想走入“大神经”领域的武剑,2000年申请到美国做访问学者,并在美国著名遗传研究所完成了神经遗传博士后培训,随后在美国田纳西大学医学中心任教职。“在美国的8年时光,除了知识,对我影响最大的是从医思想的改变。”

  “我们对患者的认识,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的治愈很滞后。首先要把患者看成一个完整的人,他活着,有思想。”武剑说。回国后,他担任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开始管理科室。不再单纯地依赖技术,而是注重对患者的管理。在他的带领下,科室按疾病进行分组,建立疾病单元,按照疾病的阶段,梳理急诊绿色通道。治疗过程中,不再仅仅是有病医病,同时注重对患者和家属的教育,以及愈后的康复治疗,形成从预防、急救到预后的全程管理。

  用心探神经

  工作中,武剑经常对身边的人说:“要想了解脑功能、神经功能变化的机制和原因,就必须了解这个人的社会、人文、心理背景。”武剑说,要为神经内科的病人治病,除了真正的器质性病变外,还得谈心。

  一次武剑出门诊,迎来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询问病史:长期腹胀腹泻;消化内科行胃镜、肠镜检查:结果均为正常。腹胀腹泻的症状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捣鬼?武剑放下检查单,离开写医嘱的电脑,开始和老人聊天。

  从家乡到工作再到儿孙,老人样样答得都非常体面,“您样样都很好,只有一样不好。”武剑说,本就有点易激的老人,睁大了眼睛,“您的心情不好。”武剑继续说道:“人常言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来稀,八十耄耋。80岁早应该看淡世事,颐养天年了,但您从进门就情绪不高,您的精神状态提示着睡眠也很不好。”话至此,一直故作坚强的老人才终于讲出了悲伤事——儿子因癌症去世,孙子因车祸也随后走了,短时间内连续失去两个至亲,老人内心非常悲伤,一直忍受煎熬,但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他表面还要故作淡定。最终,经过医院心理评估中心评估,老人为中重度抑郁情绪,长期不明原因的腹胀腹泻,实则为抑郁导致的“躯体化症状”,需要纾解抑郁症状。

  这件事后,武剑更加深刻认识到:“医生崇尚科学,但医学不仅是科学,还必须要有人文。所有的患者治病的同时,都需要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