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生命时报》采访报道我院胃肠外科主任李元新:剑胆琴心对抗肠病

新闻链接:《生命时报》 第1237期   5版  人物

发布时间:2018-08-03

 

  短寸头发,透出精明干练;目光平静,已然经历风雨;语调淡淡,道出救人最佳方案,他就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元新。

  当生命时报记者见到了李元新时,发现他的办公室十分简单,甚至有些空。只有一副随微风浮动的书法为房间增色不少,上面写着:剑胆琴心,好似他从医以来与疑难肠病宣战的真实写照。196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李元新,忆起从医之路,最感谢他的母亲。高考过后,在母亲的鼓励下,18岁的他离开家乡,踏上了漫漫学医路。从本科到博士,他在第二军医大学脚踏实地地努力了十余年。

  1993年,正攻读研究生的李元新,从未想过即将迎来学医生涯的转折点。他的导师,普外科泰斗黎介寿院士准备开展亚太地区首例小肠移植手术,并把他带入攻关小组。手术前,李元新几乎24小时无间歇地守在患者身边,认真监测病情、记录指标、详细分析报告。在没日没夜的监测中,他对患者细微的变化了如指掌。也正是这段经历,让他迈入小肠移植领域,为之后处理复杂疑难胃肠疾病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我国攻破小肠移植难关,李元新也完成博士学业,进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的核心团队工作。不满足于现状的李元新希望能像导师一样有所建树,立志学习全球一流技术,治疗更多病人。

  2006年,李元新远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托马斯▪史达策器官移植中心深造。后来,国际上掌握临床小肠移植核心技术的医生不多,他就是其中之一。回国后,李元新对小肠移植关键技术进行改进,实现重大突破,并撰写了我国小肠移植的一系列管理和操作规范、诊疗指南、技术准入和随访系统,与2010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虽然李元新掌握了高精尖技术,但如何创新,减少患者痛苦,是他一直探索的目标。李元新曾接诊过一位顽固性便秘患者,患病20多年,排便一直困难。病情加重时,每天都要到医院灌肠。患者试过很多方法,但疗效不佳。手术虽能根除痛苦,但创口大、风险高,患者陷入两难境地。这时,李元新的腹腔镜微创手术给了他希望,只需在腹部开5个直径不到1厘米的小孔,失血少、恢复快、痛苦小。术后一周多,患者顺利出院,彻底告别了20年的痛苦。

  复杂肠梗阻、肠外瘘、肠衰竭……别人诊断不出的他能诊断,别人开不了的刀他能开,别人救不活的他能救,高超的技术让他在领域内享有盛誉,来自各地的胃肠外科病人都慕名而来,把他当作求医的最后一站。

  2015年,一位面黄肌瘦的女患者来求诊,她竟被剧烈腹痛折磨了23年。李元新发现,她的身体功能几近衰竭,病情不能再耽误。但患者病情复杂,手术难度极大,术后风险高,无疑是一场硬仗。患者能否耐受这场手术,谁也不敢打包票。这俨然是块烫手山芋,李元新毅然将其收治入院,反复琢磨,无数次推演,一步步完善,直到胸有成竹。手术5个小时,结束了患者23年的噩梦。患者说:“求医前,我没想过能活着回去,是李大夫帮我延续了生命。”面对高风险的患者,李元新不怕意外吗?他坦言,医生不是神仙,不可能治好所有病,但病人来到我这里,只要有一线生机,我就愿意为他放手一搏。李元新的认真感染着每位患者。从医三十余年,他也遇到过无法治疗的患者,但从未听到怨言,因为患者明白,李元新在尽最大的努力与疾病对抗。

  什么医生才是好医生?李元新认为,一是有医者仁心,二是有救治技术,并不断提高。“胃肠外科对临床医生要求很高,最好同时具备重症监护能力、营养知识、大器官移植及微创技术。这些‘软件’,非一朝一夕可得。”未来,他希望能把胃肠治疗技术标准化、模块化,培养更多临床大医生,让更多患者受益。

  本报记者  水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