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北京日报》刊登我院病理科科普稿件:解答病理报告的六个疑问


发布时间:2018-09-07

  病理报告被称为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患者及家属常常有很多关于“病理报告”的疑问,总结起来大致有六个方面,我们来一一解答。

  病理报告为何是诊断“金标准”?

  病理报告是对患者身上取下来的标本进行分析后得到的诊断结果,包括皮肤肿物、胃镜活检、内脏器官切除、尿液、痰液等手术后送检组织。

  报告的第一部分是肉眼观察,包括送检组织的部位、全貌、大小、可疑囊肿及癌变部位的形状、边缘等关键信息。第二部分是叙述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果,包括细胞形态学改变与在分子水平上对送检组织进行比较专业性的描述。第三部分即诊断,病理医师会对送检组织进行专业的疾病分类,说明结果是良性还是恶性,若为恶性还会根据情况描述恶性程度。另外,病理科医师会提出建议,比如再做什么样的活检,有哪些检查结果尚待完善,又有哪些特异性检查可以操作等。这些内容也包括在病理报告之中。

  如同警察办案需要指纹、血迹、遗留的DNA痕迹等证据,病理诊断也是对患者身上取下来的标本进行分析,通过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明确疾病诊断。由于可以在显微镜下分辨1微米水平的细胞变化,所以病理诊断是目前公认的对疾病最值得信赖的定性诊断。

  医生为何要等病理报告结果?

  病理报告对临床医生和患者都至关重要,因为病理报告可以明确疾病诊断,为医生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评估与症状解释提供准确依据。因此,在病理报告结果没出来之前需要耐心等待,病理科不仅要保证报告的时效性,更要保证报告的准确性。

  病理报告诞生过程中的固定、脱水程序处理、医生阅片等步骤是无法跳过的。其中固定时间少则4小时至6小时,多则12小时至24小时,脱水机处理组织一般需要12小时,医生阅片也需要花费一定时间。通常病理报告自送检之日开始算起,3个至5个工作日发出。

  看不懂报告内容怎么办?

  病理报告中有大量的医学诊断用词,且疾病的分类十分复杂,后续的治疗也不尽相同。有时,病理报告中会出现考虑为、符合、不除外、建议等字眼。如果拿到报告后仅凭自己判断,可能会发生误读。所以,拿到病理报告后应跟临床科室大夫沟通和确认,保证后续诊疗的正确性,以免耽误病情的诊断与治疗。

  如果常规染色无法满足诊断的需求,医生还会加开特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FISH荧光原位杂交、基因检测等实验,通过不同水平及层次的实验来进一步帮助疾病诊断。开展新实验后,报告日期在之前3个至5个工作日的基础上短则延长几日,长则延长半个月左右。

  送检的标本会不会保存?

  病理报告的发出依据于病理切片的观察,而病理切片是由组织蜡块切取,这些组织蜡块均为送检标本的病变部位和可疑部位取材所制成,是病理科最重要的资料。这些蜡块和切片即使报告发出后也会长期保存,目的是方便患者后续会诊和进一步实验的需要,在发现问题时亦可进行再度核查。至于病理医师取材后没有制备蜡块的剩余日常活检标本,原则上自病理诊断报告签发起保存两周至四周。

  什么是切片会诊?

  病理科切片会诊,是将先前外院切片借出,连同病理报告一起送至当前就诊医院进行切片会诊。如果仅仅借出切片,没有之前的病理报告,那么新就诊医院的病理医师无法得知详细内容,包括姓名、病理号、取材部位、诊断结果等,更无从进行信息核实。病理报告及切片是一一对应的,会诊时缺一不可。会诊后将出一份会诊报告,有助于疾病诊断的再次确认,从而提高后续治疗的准确性。

  如果两家医院病理报告上的疾病诊断名称一致,而具体内容稍有差异,患者跟临床医生再度确认即可。如果病理报告的诊断完全不一致,建议去第三家医院会诊,最后根据多次会诊后的综合结果联系临床,进行合理治疗及相关处理。

  病理报告有没有局限性?

  目前,病理报告还存在一些疑难性的学术问题和一些技术上的局限性。临床手术送检标本本身、申请单信息的填写、病理医师取材、病理技师制片、病理医师阅片、疑难疾病分类的更新都会对病理诊断产生影响。

  因此如果需要进行重大治疗,还应将病患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一起进行综合判断。如对病理报告的结果有疑问,或病理报告与临床表现有较大矛盾时,医生会亲临病理科查询并做进一步检查,帮助患者寻找真正的病因。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