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北京晚报》报道我院董家鸿肝移植团队手术:17岁男孩高考前查出肝硬化,为了一个完整的家,父亲和姐姐一同为他捐肝。


发布时间:2018-12-20

  17岁的少年小江,在高考前8天突发重病住进医院,被诊断为肝硬化急需肝移植治疗。危急时刻,他的父亲和姐姐决定联合为他捐献肝脏。本周一,小江和他的爸爸、姐姐被推进了清华长庚医院的手术室。经过董家鸿肝移植团队14个小时的奋战,手术取得成功。

  高考前“胃痛”竟是肝硬化

  今年6月,距离高考还有几天时,小江因为胃痛难忍进了医院。从县城医院到市医院、再到北京,他最终被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豆状核变性”。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疾病,病人肝脏对铜元素的代谢出现障碍,体内铜元素异常沉积,最终导致肝脏硬化,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小江的“胃痛”实际上是因为肝硬化进入失代偿阶段产生大量腹水,进而影响到胃肠道的结果。“鉴于目前疾病已发展到终末期,肝脏移植是拯救小江生命的唯一有效途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外科执行主任卢倩说。

医生正在为姐姐做捐肝手术 杨欣 摄

  父亲和姐姐一起站了出来

  家人经过商量,决定由父亲为小江捐肝。但没想到,父亲的肝不够用——小江身高超过了1.9米,“大块头”需要移植的肝脏体积会比普通人更大。情况紧急,妈妈决定一同捐肝,但血型不符。就在此时,姐姐站了出来。检查结果显示血型相符,但母亲和弟弟强烈反对。弟弟哭着说:“我不要你的肝脏。”母亲则心疼女儿,更何况女儿已经成家,还有个刚出生的孩子,“我怎么舍得她来挨这一刀。”

  但是,为了一个完整的家,为了救弟弟的命,经过艰难的抉择,这个四口之家最终确定了“父亲姐姐同时为弟弟捐肝”这个沉重又坚定的决定。

  手术顺利三人转回普通病房

  双供者捐肝,手术风险和难度都成倍增加。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执行院长董家鸿院士带领团队反复对爸爸和姐姐的肝脏进行精确到肝段的测算,最终决定让姐姐捐出右后叶肝脏,大约占其自身整体肝脏体积的30%;父亲捐出左半肝,大约占其自身整体肝脏体积的25%;而这两部分肝脏体积之和占弟弟应有理想肝脏体积的52%,完全可以满足弟弟的术后康复。

  在麻醉科、手术室等科室的全力支持下,本周一早上9点,双供者亲体肝移植术正式开始。三台手术共进行了近14小时。双供体肝脏在患者体内进行吻合的过程中,涉及到9对脉管重建吻合。脉管重建过程复杂而艰险,尤其两个肝动脉的直径只有2毫米;右后胆管直径也不到2毫米……在移植团队极为精致的操作下,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当晚,父亲和姐姐先后苏醒,弟弟于次日凌晨苏醒,三人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前天,姐姐与父亲顺利转至普通病房。术后医师为弟弟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所有吻合血管血流通畅,肝脏运行良好。昨天,小江也顺利转回移植病房。手术前,医生问小江:身体好了,明年参加高考想考什么专业?“原来很想去当兵,现在我想报考医学院校,希望能帮助别的家庭,不再遭我爸爸和姐姐的罪。”小江说。

  本报记者贾晓宏 通讯员韩冬野J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