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中国家庭报》报道我院医务社工:做患者和家属的守护人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327460620321983493&item_id=1327460620321983493&study_style_id=feeds_default&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发布时间:2020-11-5

图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务社工赵婧楠,为患者曹老师送节日礼物。

  社工,即社会工作,指的是非营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可以分为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辅导、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等。

  社工不同于人们通常说的义工或志愿者。义工或志愿者,不受专业限制,包括一系列为了他人、社会而进行的无偿性的活动。而社工则是专指专业社工人员所从事的服务活动,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比如个案分析等,且是有偿的。

  病床上的“启明星”

  赵婧楠 2018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目前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一名医务社工。“我在大学期间学习过医务社工的专业课程,2016年在长庚医院实习,当时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接触这个职业。社工身上展现出的积极助人的正能量很打动我。”

  在赵婧楠看来,医务社工是一份需要有同理心的工作,不仅要配合医护团队为患者提供专业服务,还要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制定愿望清单。在赵婧楠服务的个案中,“启明星”的故事最让她感动。

  今年7月1日凌晨4点左右,赵婧楠收到一条信息,内容是一张图片和一句话:“楠楠快看!你曹叔叔拍的启明星,让我分享给你!”曹叔叔是一名中学老师,患有胰腺癌,病痛的折磨让他脾气变得暴躁。赵婧楠每天都主动和他聊天,双方慢慢建立起了信任关系。那天,曹老师夜晚因疼痛难以入眠,躺在病床上偶然看到窗外升起的启明星,于是就用手机拍了下来,并让老伴第一时间分享给赵婧楠。

  “曹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天文知识,他就像是我人生的‘启明星’,用他的生命正能量指引着我。他想着把美好的事物第一时间分享给我,这份信任很珍贵。”赵婧楠至今回忆起来仍觉感动。

  “曹老师很有才华,会书法、剪纸,还会制作古琴。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期,他也一直积极和病魔做斗争。他的心愿是希望自己还能多做一些事情,留下更多的东西。”因此,赵婧楠策划了“最后一课”,想让曹老师再上一次讲台,就讲启明星的故事。但由于病情原因,最终没有实现。赵婧楠又联系曹老师的儿子收集了很多亲友祝福以及自然界的声音,做成了视频,在病床前播放给他听。

  患者家属申请做志愿者

  作为子女,看着母亲每日在家里被病痛折磨,想将母亲送进医院,却找不到合适的科室收治,这让宁女士痛苦不已。一次在医院开药时,她了解到医务社工的存在并得到了他们的帮助。“我母亲是一名乳腺癌终末期患者,在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多亏了有医务社工的帮助,让她少受了很多苦。”

  “医务社工建议我母亲接受安宁疗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医生、护士长和医务社工按照住院收治流程,来我家进行家庭随访,我记得那个社工小姑娘和我母亲聊了很多,我母亲也很开心,当天状态也不错。”宁女士表示,双方沟通过程很顺利,医院决定当天就可以收治。

  疫情严重时期,医院不允许家属陪床,医务社工每天都会为患者拍摄视频和照片发给家属,“在母亲状态好的时候还会和我通一会儿话。”由于病情发展迅速,宁女士的母亲最终还是离开了她。 “母亲走得很安详,是在睡梦中去世的。唯一遗憾的是因为疫情防控,最后一刻我没有陪着母亲。”宁女士说。

  关于宁女士母亲的身后事,医务社工全程和宁女士保持沟通。了解到宁女士还没来得及帮母亲选好墓地,医务社工帮忙联系了民俗专家,为宁女士提供一系列的殡葬服务。“我们之前都不了解具体殡葬流程,社工们一直很周到地提供帮助。”

  “之前还不太了解这个职业,以为是心理咨询师,但没想到他们帮了这么多忙。我们心里的压力和痛苦不能总是对亲戚朋友说,但是都能对他们说。”宁女士坦言。现在宁女士申请了医院的志愿者工作,她说作为患者家属更能感同身受,也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是一份有意义的工作。

  帮助患者融入社会

  11 月 2 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疾病康复中心见到于玲时,她刚结束一个精神疾病个案的管理服务工作。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现有4名专职医务社工,于玲是第1个,2004年她从中华女子学院原社会工作系毕业后就加入了北大六院,这一干就是16年。

  于玲的日常工作包括个案管理、团体治疗和志愿者管理。个案管理是一种精神疾病全程干预模式,“我们会评估患者在精神健康、躯体健康、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的状况,围绕患者的需求和目标提供直接的心理支持与辅导。”

  在于玲的工作中,有个叫小全(化 名)的患者让她记忆深刻。小全20岁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其父母为此感到羞耻,带小全离开了家乡到北京生活。小全描述自己那段时间就是一个“废人”,生活就是吃饭、吃药、睡觉“三部曲”,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了5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全一家了解到医务社工可以提供康复服务,于是来到北大六院就诊。于玲便成了小全的个案管理员。于玲一方面引导小全的母亲正确认识精神疾病,介绍她参加家属联谊会,了解其他患者康复的状况,逐渐增加她对小全的康复信心;另一方面指导小全母亲循序渐进地培养小全独立生活的技能,如洗衣、买菜、做饭等;为改善小全与人接触时的紧张情绪,于玲还带他参加了社交技能训练团。

  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小全逐渐融入社会,并找了一份餐厅服务员的工作。于玲表示,精神疾病的康复不仅是消除患者的症状,重要的是要帮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过正常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