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前线》客户端报道我院支援河北医疗队党支部书记:李润青

​新闻链接:http://appqianxian.ebda.cn:9009/newsInfo.html?newsId=21524&type=share

发布时间:2021-1-22


  

支部故事汇|“我是党支部书记,我不上谁上?”

 

 

  迎接检测样本潮,他熬夜奋战;外援河北,他带头冲锋。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展示了检验人的“清华速度”。他就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技部第一党支部书记、检验医学科技术副主任李润青。

 

  “有能力、能战斗、有成果,高效快速地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2021年1月9日晚23点,李润青接到了北京市卫健委外派支援河北的消息。两个孩子早已睡下,他躲在卫生间里打电话到凌晨2点,与受援单位——燕达医院的相关负责人沟通对接,最终列出40余项设备、物资需求清单。1月10日14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20人的核酸检测医疗队整装出发了,李润青担任队长和临时党支部书记。出发前,他坚定地表态:“我们一定牢记使命,做到有能力、能战斗、有成果,高效快速地完成核酸检测任务。”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核酸检测医疗队赴河北前合影

 

  话语掷地有声,行动迅疾如风。当日下午15点,李润青率队抵达燕达医院后,直奔实验室,发现这里除了实验台、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等设备以外,其他设备都在等待支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支援了5台核酸提取仪、5台PCR扩增仪以及3.6万件试剂耗材及防护物资。在燕达医院支持下,李润青带领检验医学科的高远、孙玉鸣连夜开工,检验师、工程师角色同时上线,从晚上9点到次日凌晨,试剂耗材摆放到位、设备调试完毕、质控测试合格,“心里总算有底了。”李润青把工作动态第一时间发给了队员们和医院后方支援团队。

 

李润青在清华长庚—燕达医院PCR实验室进行首批实验的场景

 

  补觉3小时,李润青又起身前往实验室进行不同仪器间质控数据比对等性能验证。11日上午10点半,清华长庚—燕达PCR实验室迎来援冀的第一批17个样本,下午13点检测报告顺利发出。“第一关闯关成功,我们可以承接大批量核酸检测任务了。”李润青说。如此快速地完成实验室筹备工作,达到可以随时进行新冠病毒核酸筛查的能力,得益于李润青曾先后参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3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PCR实验室的筹备经历。3个小时,这是他在疫情防控一线创出的新“清华速度”。

 

  “大家都想多做一点,给下一班少留一些样本。”

  1万、2万、15万、23万,新闻报道里一个个简单的数字,对于医疗队员来说则是一个个沉甸甸的日夜拼搏。

  1月12日晚上,援冀工作开展的第二天,医疗队迎来了三河地区第一轮全员核酸筛检样本量高峰。又是一个23点,李润青带队进入实验室完成两千管样本检测,次日8点顺利发出检测报告。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明晰,第二个样本高峰也将随之而来。李润青基于实验各环节的时间测算,将加样、核酸提取、体系配置和核酸扩增的流程整合、人员配置经验,应用到支援河北的工作中。

 

李润青组织队员进行培训

 

  硬件基础夯实了,李润青开始打磨队伍。20名队员,来自不同科室和部门,他把党员、男同事、业务骨干平均分到四个检测小组,由经验更为丰富的高年资技师担任组长。全员强化培训、实操考核、业务竞赛,几轮下来,队员们的默契度、战斗力明显增强。强调规范,李润青把所有的作业流程都清单化,为实验操作提供清晰的指导。

  1月16日,三河市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筛检,总量1万余管的样本量一批批送达实验室。小组轮班制,“每组的人都超时工作,因为大家都想多做一点,给下一班少留一些样本”,李润青说。而他自己更是从下午14点一直忙到次日凌晨两点才离开实验室。凌晨5点,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分队高效完成了检测任务。燕达医院、佑安医院分队纷纷表达了谢意和敬意。

 

李润青完成核酸检测任务后汗透衣衫

 

  为了让参检者及时收到核酸检测报告,李润青主动建立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新冠病毒核酸报告与“北京健康宝”等的对接途径,检测结果出来后,他负责上传到手机终端,为此工作到夜里十一二点钟是常事,已经累计上传了十万余份报告。“少睡觉,是没办法的办法。我是科室技术副主任,是队长,是党支部书记,我不上谁上?”李润青说。

 

李润青组织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

 

  为了确保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李润青没少想办法。“工作要掌握好节奏,团队也需要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样本量少的时候里,李润青组织大家开展健身活动;在临时党支部会上,他让每个人都说说问题、谈谈心得、分享经验,为队员在紧张工作之余减压。为确保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任务,李润青与大家商定,除了按既定时段工作的四个小组外,还组织了由党员、男同事及小组组长组成的“突击队”,在需要的时候,要额外承担工作、连续作业,随时支援现场。

  作者:韩冬野

  责任编辑: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