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医师报》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地铁专列海报故事丨叶京英:守护百姓睡眠健康是我们的责任

医师报链接:http://www.mdweekly.com.cn/html/zhuanti/tongxingongzhuzhongguomeng_jiankangzh/2021/0715/34884.html

强国号发布内容: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9084354085583521694&source=shar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0&ptype=0&item_id=9084354085583521694


  2014年11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开业,这家年轻的公立医院广纳贤才,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专科部部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叶京英教授也在这一年放弃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续聘机会,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建立了睡眠医学中心。

  “睡眠是件大事,但我国公众和医生对于睡眠医学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睡眠疾病的诊疗水平相比国际也存在差距。我们完全能够做好,但我们并没有做到。”中心建立之初,叶京英教授心中憋着一股劲,一定要推动我国睡眠医学大踏步前进,赶超国际。

  基于此,我们也可窥见叶京英教授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初心。

  其一,大力发展睡眠医学,提高重视程度,提升诊疗水平;其二,清华大学是高水平学术平台,具有高配的学生来源和研究资源,对于睡眠医学的发展是有力的助推器;其三,从零开始建设睡眠医学中心,可以大展拳脚,没有既定模式的负担。

  作为刚成立的中心,唯一的劣势就是没有品牌。不过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七年后的今天,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已然成为了口口相传的金字招牌。

  

  稳居我国睡眠医学领域排头兵

  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从头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睡眠医学中心,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尹国平教授介绍,建立科室就像城市规划一样,需要对它有清晰的定位,并做长远规划,同时也要有所取舍。“考虑到现实问题,比如病源情况,我们最终决定边建设边发展,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顶配’,不过我们还是预留了很多‘接口’,随时可扩大规模。”

  回想七年来的一路跋涉,艰辛是可以预见的,但叶京英教授却说:“发展的过程还是一帆风顺的,开业第一天,中心就是满负荷运转。中心建设也得到了医院的大力支持,我们筹建了一支多学科团队联合的治疗队伍,集中优势资源,推动中心快速发展。”怀着对医学的热爱,使她在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时也无所畏惧。

  当前,中心已稳居睡眠医学领域的排头兵,业内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公众的信任,很多患者转了一圈来到这里,“找到最权威的专家和团队了。”如今,中心已成长为拥有7名医师、5名技师的重点临床诊疗中心,不仅配备有国内最为先进的设备,还具备经验丰富、技术一流的专业睡眠监测技师团队。

  七年来,中心共进行睡眠监测8000余人次,呼吸机压力滴定2800余人次,实施治疗性手术1500余人次。

  

  唤醒公众重视是当务之急

  虽说中心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但我国睡眠医学领域的大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很多人认为睡不好不是病,“睡不好有啥?”可见对睡眠疾病的重视程度是一个大问题。

  叶京英教授介绍,睡眠问题的特殊性在于一切都在人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不易察觉的危险往往造成更大的伤害。睡眠问题是很多疾病的潜在病因,包括顽固性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心衰等心脑血管病,此外,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与睡眠问题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不易察觉,因此,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此外,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疑惑,打呼噜是病?我身边这么多打呼噜的人,难道所有人都是睡眠呼吸障碍吗?睡眠呼吸障碍到底是怎么来的?叶京英教授表示,“成年男性打呼噜的比例接近50%,成年女性打呼噜的比例低于男性,大约有24%,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打鼾人群的比例呈增长趋势。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辨别哪些人是真正的‘患者’。”

  找出真正的患者只是第一步,让患者愿意接受治疗也是一大挑战。尹国平教授介绍,目前药物、呼吸机治疗是睡眠呼吸障碍的常见治疗方法,对于鼻腔、气道狭窄或颌面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进行手术治疗。但患者的顾虑让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颇具难度。“吃安眠药容易成瘾,认知反应还会变差,我不吃。”“我一个正常人为啥要带呼吸机?简直不可思议!”

  “患者的观念转变是当务之急,同时也要加快步伐,探索和推动创新药物和治疗手段的进一步优化。”叶京英教授表示。

  

  一定是患者利益排在首位

  什么是以患者为中心?“一定是患者的利益排在首位。我们的目标是患者越治越少,每个人都健健康康的。”叶京英教授说,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心实行“个案管理师制度”,睡眠问题是需要长期管理的慢病,中心每个患者从入院开始到出院后的康复期,都有专人管理。

  个案管理师可不是简单打个电话就行,而是要院前院后主动管理患者,比如患者出院后进行呼吸机治疗,随着病情变化、年龄增长、体重增减,呼吸机的压力需要重新调整,患者自己可能不留意,但每一次变化出现,个案管理师都会主动联系患者,尽早干预,将病情反复的苗头及时扑灭。

  叶京英教授表示,“个案管理师对于规范化患者的长期管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功不可没。以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为例,个案管理师将出院后长期坚持呼吸机治疗的患者从30%提升到90%,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拥有良好睡眠。”

  尹国平教授介绍,睡眠呼吸障碍的一大特征是所有改变均发生在晚上,白天犯困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因此,标准的睡眠监测需要在医院住一晚,连接各种传感信号,监测呼吸、脑电、眼球运动等。

  同时,睡眠呼吸障碍也是一种多因异质的疾病,不同个体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所有患者千篇一律都戴呼吸机或手术治疗。此外,除了技师团队,还需要耳鼻喉科、呼吸科、心内科、内分泌科、口腔科、神经内科等多学科联合诊治,才能精准判断病因、选择负荷最小的治疗手段,提高对睡眠呼吸障碍的整体治疗水平。

  为了解除患者在不同科室之间辗转会诊的烦恼,中心开展了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医师组成的“会诊专家”团队,能够对各类睡眠疾病进行多学科协作诊疗方案的制定,让患者能够在中心实现“一站式”诊疗,提升就诊体验。

  

  愿有识、有志、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睡眠医学领域

  身兼数职的叶京英教授还是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对于未来睡眠医学的学科建设规划,她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第一,加强公众和医生对睡眠问题的重视程度;第二,精准的病因学诊断是提升重视度和信任度的有力手段,未来仍需进一步挖掘病因学诊疗手段;第三,患者自然希望治疗创伤小、性价比高,因此,对于合理的治疗方式的探索和应用也是一个重要课题。

  下一步叶京英教授将带领团队充分利用中心的“高配”资源和医工结合的优势,解决目前睡眠医学领域的瓶颈问题,包括疾病筛查、创新性诊疗措施,以及有助于患者长期管理的、性价比更高的诊疗手段。“目前,睡眠医学研究中心的筹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十月挂牌。这对于应对我国睡眠医学领域的诸多挑战将是一大助力。”叶京英教授信心满满。

  叶京英教授说,治疗睡眠疾病是保障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的重要手段,守护百姓健康是我们的责任。当前睡眠疾病无论在诊断还是治疗上仍存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一个充满挑战、亟待探索和挖掘的领域。

  “发展好睡眠医学是于国、于民、于家都有利的事业,也期待更多有识、有志、有能力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去耕耘和探索,给整个社会带来福音。”叶京英教授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