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3位救命恩人都在清华长庚 ——一封来自患者的祝福信笺

  编者按:生命的缘分说来很奇妙。一场拼抢生机的救治,三个临危的生命,一位病重的母亲和早产的双胞胎婴儿,被分别送到成人重症监护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那里各自等待的是命运的宣判。最终,三位医师无私的全方位努力,让三个生命得以存活团聚。曾经的三位“救命恩人”并不熟识,缘分巧合,他们竟都先后于2014年加盟了清华长庚,组成了新的团队。而那位死里逃生的母亲,无意中的“穿针引线”,成了他们过去工作的交集。这位母亲在2015新年写了封祝福的信,好医生,愿明天,都好!

 

  历数我2014关键词,第一位就是跳槽了,而立之年换个职场是挑战也是证明,3月底的一天我把这一消息告诉了晁爽,她说“亲,我也要跳了,去你们清华的医院,长庚”。

  又一天,我在她微信朋友圈看到了长庚背景前疑似张振宇的照片,晁大夫确认小宇哥来清华长庚了。

  2014的岁末,一个医学博士后出站的朋友说她投了清华长庚,并告诉我李月红医师去了那里。

  在2015的开端,我想记录这三位有缘的救命恩人。

  救救我早产的一对宝贝

  “今天看了个早产双胞胎的文章,我看哭了,真感谢你,晁大夫。”

  “吓我一跳!别老那么客气!”

  这是我跟晁爽大夫之间的一段短信,我每次饱含热泪说谢谢时,她都是这么精灵古怪。2011年3月,我的两个女儿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出生,32周早产,体重都只有1000多克,还患有颅内出血、呼吸暂停、肺炎、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多种危重病,生后即住进了NICU的暖箱抢救。而当时的我也在ICU进行着抢救,妈妈和老公探视时,只告诉我大夫很好,孩子们都好,后来听说孩子情况时,才感觉触目惊心。

  半个月后,我转入普通病房,听说妈妈曾给宝宝们的管床大夫送过红包,被她拒绝了。那时我甚至不知道这位大夫的姓名,后来才知道她叫晁爽。正是她,用一双妙手,带着我的两个病重的宝贝闯过了一道道难关。几个月后,通过微博,我找到了晁大夫,我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她没等我说完,连说我记得,我记得。“当时产科大夫说你被送进了ICU,我看着俩孩子心里特难受……”

  “我妈给您送红包您都不收。”

  “是吗?不记得了,反正我从来也不收。你说住NICU的孩子病情危重,花费又那么大,家长心得多急啊,收人家钱算怎么回事?“

  后来我们成了朋友,我知道了她也有我们的愁苦和疲惫,她夜班急诊给小病号治疗,一岁多的儿子肺炎在家拍着门找妈妈;她从不收病人家属钱物,结婚买房后装修都是攒钱分次分批付的;她一边微笑鼓励患儿家长要坚强,转头又要拭去为患儿家庭的疾苦流下的泪水。

  作为晁大夫的脑残粉,没见过她的前一年里,多次被她感动得潸然泪下,后来见到真人,又为她的幽默风趣而感染。为了延续快乐、继续发掘感动,我追星到了清华长庚。2014年12月,是我最忙的一个月,两个女儿轮流肺炎,咳嗽不止,让我揪心不已,第一次带着孩子们来到清华长庚,诊室满是卡通场景和玩具,最是清华母校的那抹紫让我踏实。晁大夫在那些背景前变得更加美丽自信了,可惜她实在太忙了,顾不上寒暄,我在心里暗暗祝福:加油,晁大夫,看好你哦!

  “让我再试一次”救了我的命

  李月红医师是给我重生的天使,又是抢救过我的大夫里最后一个知道姓名的,跟她的缘分是在ICU里。

  妊娠期我患上了严重的Hellp综合征,剖腹产后我水肿体重200斤,血压高,血小板到几千,急性心衰,肾衰,喘憋躺不下,双眼视网膜渗出性水肿,可以说一分一秒都在拼抢生机,在ICU她一次次试着想给我做血滤,前后换了三位大夫都尽力了却没能成功,从晚5点多到快8点,我强忍着疼说太晚了,你们下班吧,明天再做吧。李月红说:“别急,让我再试试。”在别人几乎想放弃时,她坚持再试一次,终于成功了,连续80小时的血滤治疗我险象环生,后来才知道这些名词:血液滤过,血浆置换,床旁透析。人生没有如果,如果没有她的坚持,也许便没有我继续的人生。出院后4个月,在产科大夫的推荐下我去找李主任复查,第一次健康地见她,瘦瘦的,和蔼地和病人沟通,她告诉我没事儿了,鼓励我恢复得不错,先换药再停药,得到宽心的我迅速地好转着,到9月份各项指标正常,停掉了所有治疗药物。2013年我特地去医院向她道一声谢,诊室门口挤满了人,诊室里也全是病人,我抱歉地进去想在她给别人打单子的间歇插句话,都没有机会。打印的功夫,下一位病人已经开始描述症状,我不忍心打断,安静地在角落看她工作。耐心、细心、负责、尊重,选择为医者,就选择了苦累无悔。半小时后,征得病人同意,我得以说句话“李大夫,我是去年生双胞胎那个,不知您是否记得,谢谢”话没说完已泪如雨下。

  “我们产科会诊都找她,你去让她看看,踏实!”“毕业我投了清华长庚,李月红去那里了你知道吗?”“跟她不认识,听说她人不错,在院里口碑好!”我已经不太记得她的模样,但这些面容模糊中,别人的评价却异常清晰。

  去年年尾,我带女儿去清华长庚看病时,专门跑到肾内门诊想向李大夫问声好,不巧那天她不出诊,只好以文字向她表达感恩和思念。在我遇到挫折困难时,总会想到她那句“让我再试一次”,这六个字便是一位医者对病人最有力的激励。人一辈子坎坎坷坷,敬重生命而无怨无悔,只有对人对已肩负责任感才不会轻言放弃。

  唤声大夫小宇哥

  张振宇是这三位医生里与我相处时间最多的,那不堪回忆的15天ICU,我双眼视网膜渗出性脱离,并不知道小宇哥长相,他似乎长在ICU,天天与死神拼杀。出院后的半年里我时常噩梦,之所以叫噩梦,总与ICU相关,那是一个胜负未知的战场,没有硝烟,分秒间逝去或幸免。梦境里是一张张挂满仪器的病床,白色的床单,永远找不到门口的病区,许多次在我无助哭不出声的时候总能找到张大夫,看不到他面容却嘴角上扬。现实与梦很像,ICU的护士们叫他小宇哥,我的家人说他思路清楚,病情通报让人放心,而我瘫躺在床上,小宇哥时常鼓励我好多了,在床边和“半死的人”聊上几句。压抑的环境里,丝毫的生命力,人与人的温情会让悬崖边的生命有些许信心。

  三年后的一天,我妈在心内科住院,偶遇小宇哥,他的父母也在同一病区。他步履匆匆为家人办着出院手续,这是我恢复视力后第一次见到小宇哥,临关电梯门他说:有事儿找我啊。我暗自寻思,最好不麻烦ICU的大夫,人总会走到最后一程没有例外,如果上天眷顾,愿离去前每个人都遇到这样有精湛的医术和博爱仁心的医生。

  因为对ICU心有余悸,我没当面向张大夫说过感谢,连他的名字也是产科医生翻病历告诉我的。我好奇的上网搜素,发现这位ICU的战士,战场不仅在医院那个密闭的空间,由于ICU的特殊性,张大夫曾主动请缨去地震灾区,在缺氧的高原与死神赛跑。看着报道我眼泪不住流下,向历经风雨压不垮的医护致敬。选择ICU这个岗位,没有长假,24小时无休,绷紧神经每时每刻面对生生死死,该有多么超出常人的心理素质。当生命成谜,他们带你脚印坚定地竭力走出;当生死无力,他们用对生命的尊重,力挽即逝的结局。

  谢谢小宇哥,祝福你在清华长庚工作顺利!

  对我而言,以上是我与三位医生不同寻常的故事,之于他们,也许这只是稀疏平常的工作。就像他们说的“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让我颇感奇妙的是,这三位有缘的恩人、优秀的医师竟然都去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可见这所医院巨大的吸引力和无限的潜力。2015年,愿换了工作的我们一同收获平安幸福,新职场中勇于挑战事业,旧时光里继续积淀善良。

(作者 赵女士;编辑 韩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