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七周年•杏林新秀】任渝棠:用心帮助肠-脑互动异常疾病的患者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1月29日电 (通讯员 于悦超)

  

  “您慢慢回忆,腹痛一天有几次?排便有没有不顺畅?”

  “看气色,您比上次来复查好多啦!”

  门诊诊间内,消化内科副主任任渝棠正在看诊。儒雅的气质,柔和的语气,让前来就诊的患者多了一份安心:“除了器质性胃肠病外,我门诊患者还有很多是功能性胃肠病,现在叫作肠-脑互动异常疾病。”任渝棠说,“这类患者具有各类消化道症状,但进行检查后,没有发现解释这类症状的器质性原因,很多还患有精神心理疾病如抑郁等,因此也被称为消化身心疾病。”

  三年前,任渝棠在门诊接诊了一名从捷克回国的患者。患者告诉任渝棠,每次回国前,他总会出现持续性的严重腹痛,可他在国内外跑了许多医院,前后做过6次胃肠镜和CT,都没能找到原因,即使服用了解痉药,也完全没有缓解。面对时时刻刻在发作的腹痛,患者不停地向任渝棠“吐苦水”。

  

  在交流过程中,任渝棠敏锐地发现,患者存在着严重的焦虑情绪。考虑到肠-脑互动异常疾病的可能后,任渝棠进一步询问了他早年的成长经历,原来患者小时候经常承受父亲的暴力,留下了心理阴影,每次回国都不得不面对父亲,却又因为无法处理这种紧张的父子关系而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患者幼年受虐的经历和情感问题影响到他的痛觉中枢对内脏感觉传入的处理,进而产生严重顽固的腹痛。”任渝棠解释说。

  找到“病根”后,任渝棠耐心地向患者科普了肠-脑互动异常疾病的致病原理。一方面开立了神经调节药物,向患者解释其作用机制,增加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另一方面他通过专业交流,帮助患者理解他童年的受虐经历是如何影响父子关系进而影响到躯体症状的,并建议患者在情绪紧张时进行放松锻炼缓解焦虑。患者逐渐树立起康复的信心,后来的随诊中,没有发生过腹痛。“我们都非常开心。相对诊治器质性疾病,诊治肠-脑互动异常疾病更像是医学的艺术,不仅在技术层面,更在社会人文方面。”

  

  对于消化科医师来说,肠-脑互动异常疾病的患者有时会很令人“头痛”:看诊这类患者时,需要融合精神病学与社会医学知识,许多消化科医师这方面训练不足,给予患者的评估和治疗往往有限,“加之患者不信任医疗系统,情绪障碍作用于躯体,躯体症状又加重情绪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任渝棠说,“参照该领域世界顶尖美国专家Douglas A. Drossman先生,诊治一名这样的患者需要耗时40分钟,而目前国内门诊的情况是较难实现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日常行医之余,任渝棠经常思考如何帮助肠-脑互动异常疾病患者获得更好的疗效。“病情各式各样,有些患者我认为可能需要认知行为治疗甚至是催眠疗法,但需要更专业的精神科工作人员才能实施。”任渝棠说。他的脑中,已经列好了一份钻研计划,“未来,我可能会联合精神专科医生,更多地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社会层面,帮助他们更好的管理和应对疾病,也能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这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