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肝癌晚期术后生存16年 清华长庚肝胆胰团队助力患者“二次新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月12日电(通讯员 于悦超)肝癌号称“癌中之王”,其恶性程度非常高,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肝癌的死亡率排第二。晚期肝癌患者中,肝癌伴有门静脉主干癌为常见表现,平均生存时间只有半年左右。 可就在前不久,一名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并术后生存16年的患者,在二次肝癌手术后,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院士送上了纪念匾。“踏进诊室,董院长就认出我来了。没想到16年不见,他依然记得我。”马先生激动地说道,“相隔16年的两次肝癌手术,董院长给了我‘两次新生’。”

  2006年,贵州的马先生被查出右肝巨块型肝癌伴门静脉主干癌栓,当地医生告诉他已属肝癌晚期,无法手术。不甘于这个“常规判决”,在多方打听后,马先生抱着最后的希望,找到当时在重庆西南医院工作的董家鸿教授。经过仔细评估,董家鸿为马先生进行了右半肝切除、联合门静脉取栓,并放置了门静脉化疗泵。术后马先生恢复顺利,正常生活延续了16年。

  “第一次术前,董院长在各个方面都考虑得非常细致,担心术后门静脉栓脱落,他做了好几版方案,每次都会和我及家人进行详细的沟通讨论。”马先生说。“今年初被发现有左肝癌灶后,我第一时间想到了董院长。”在网上查到董家鸿已经来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工作,马先生和家人立刻收拾行李,赶最早的飞机来京。

  术前,在董家鸿指导下,主任医师杨世忠按照“精准外科”理念,为马先生进行了精确的术前评估:在第一次手术切除右半肝后,这次手术还需切除一部分左肝,术中需要精确界定肿瘤范围,同时要避免因为剩余肝脏体积太小而发生肝衰竭。“上次右肝切除后,左肝向原右肝的方向生长,肝门产生了转位,极大地增加了本次手术的难度。”杨世忠说。最终,基于肝体积计算、肝弹性检测、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等检查,并运用计算机辅助手术规划,团队为马先生制订了完备的手术方案。

  董家鸿(中)为马先生进行手术

  手术由董家鸿主刀,团队医师杨世忠、公磊等助手配合。董家鸿首先小心取出16年前第一次手术放置的的门静脉化疗泵,然后仔细将第一次手术造成的黏连进行分离,将肿瘤和肝门清晰显露出来,并按照术前规划,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界定左肝切除范围,进行肝实质离断,手术顺利结束。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也非常顺利。

杨世忠(左一)术后查房

  “第一次术后,董院长的团队一直对我的病情进行随访。这次住院后,术前的问诊和检查具体到每一个细节,缓解了我的焦虑情绪。”出院前,马先生难掩激动,和家人一同专门为董家鸿团队送上了纪念匾,“感谢董院长又一次挽救我的生命!他的为人亲和、医者仁心与精益求精的技术,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

  近年来,在靶向和免疫治疗的突破性进展下,通过清华长庚的整合式肝胆胰中心和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肝癌患者得到了一站式诊疗,许多晚期肝癌患者经过转化治疗,获外科手术的机会。基于董家鸿创立的“精准外科范式”,致力于“攻克肝癌”的梦想,诞生更多“马先生的故事”,清华长庚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