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医学传承】麻醉科段怡:救死扶伤 让信念代代传承

麻醉科 段怡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9月9日电(文章 于悦超)“如果一个孩子将来想学医,你问及原因时,他们大都会说‘可以治病救人’,其实这就是医生最基本的价值观。培养一名医生的道路漫漫,但无论是课堂书本还是临床实践,都是为了心中那个最初的信念——救死扶伤。”

 

  生命安全大于天

  理念传承不止一代

  “当医生就要治病救人,这是研究生刚入学时导师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麻醉科医师段怡说,“生命安全大于天。”11年来,她时刻谨记这道“医嘱”,不仅将它实践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带进临床带教工作中,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们。

段怡在工作中

  与面对常来就诊或住院患者、对患者身体条件较为熟悉的的临床医生不同,麻醉科医生与一名患者的接触多在手术前后,相处时间不会太长,多数不会超过24小时,缺乏对患者的连贯性认知。然而,对于一名手术患者而言,“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术前,只有对患者身体情况做到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确保术中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术前克服对患者连贯性认知缺乏的“短板”,是麻醉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有的学生刚接触麻醉临床工作时还是会有很多顾虑。”段怡说,“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带他们往回看。” 

  为此,术前段怡带着学生仔细梳理患者病历资料,强调要点,对重点内容反复研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好预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几个流程下来,学生们的全面思考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段怡(右)指导学生

  不仅如此,段怡总结将近8年的临床带教经历,制定出一套自己的方案:为学生们提供假设情景,在其中安排难点、疑点、考点,比如术中可能会遇到的突发情况及处置办法、术前术后应关注的细节等,利用床旁教学提问、病例汇报等形式,检查学生们的掌握情况。“术中麻醉情况也会关系到术后恢复质量,所以必须要格外留心。”段怡说。在细致的教学下,不少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开展麻醉的能力,想到这里,段怡总是非常欣慰。

  “我的导师是一名对待工作非常严谨的医生,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情怀和素质。”段怡说,“我想我有义务和责任,让这种优良的医德医风传扬下去。”

 

 

  坚持救死扶伤  也关注新一代健康成长

  在段怡的从医理念当中,指导学生提升临床综合能力很重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也非常重要。“当医生也有‘附带价值’,那就是当你成功地帮助一名患者脱离生命危险,解决痛苦时,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段怡说道,“可有些刚接触临床的学生,在术前沟通时偶尔无法得到理解,他们面对这样的情况会感到失落。”

段怡(左)与患者进行细致沟通

  两年前,有名刚毕业的本科学生来院规培。开始,这名学生阳光向上,勤奋努力,对麻醉病例也很有想法,可一段时间后,段怡留意到他的情绪渐渐低落了,变得不爱说话。及时察觉到问题后,段怡开始与学生沟通,想要帮助他驱散不良情绪。

  “段老师,我是不是不该当医生,为什么当我向患者和家属解释诊疗方案和相关风险时,会有质疑的声音呢?”学生慢慢地说着。

  听完,段怡明白到他正处在迷茫与焦虑的情绪当中,陷入了自我怀疑与否定。“能来到清华长庚的学生都是非常优秀的,这种优秀应该继续展现在医疗工作中。”段怡积极开导他,肯定了学生来院以来的思考,也给予他许多暖心的人文关怀,同时段怡因材施教,帮助他梳理方案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他安排了5个层级的进阶培训,让学生在完成每一个进阶培训时都能感受到进步与成就感,努力帮他建立“自我认可”。慢慢地,这名学生重拾了自信,人也渐渐开朗起来,现在,他已经能够自己独立跟一台手术了。

段怡与学生共同完成手术

  “我想,一份鼓励和认可对一名医生的成长举足轻重,他能够在救死扶伤中获得更多的价值感。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看到患者慢慢康复,同时学生也越来越成熟,还有什么比这能一名老师更感到开心呢?”段怡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