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八周年】清华大学临床医学“良师益友”正式提名教师:董家鸿教授

 

  教师简介

  董家鸿,医学博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清华大学精准医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

  董家鸿教授是国际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和肝脏移植专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精准外科”原创理念,创立了精准肝胆外科范式。这一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肝胆外科、胰腺外科、神经外科、脊柱外科、整形外科、介入治疗科等诸多临床专科领域,促进了当代外科理念和范式的革新。

  董家鸿教授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60余篇,主持制订15部行业指南,主编出版专著6部;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4项,以合作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谈家桢临床医学奖,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鉴于其对当代外科发展的引领性贡献,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美国外科学会和欧洲外科学会同时授予他外籍院士或荣誉会士。

  

  立德为首

  图片 董家鸿教授和学生们在一起

  医者,济世为民。

  董家鸿教授的学生金烁讲述了一件让他触动很深的事。那是疫情爆发之初,严峻的形势牵动着每个清华人的心。腊月二十七,董家鸿教授牵头组织临床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精准医学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精密仪器系、电子工程系、航天航空学院等院系开了个紧急会议,会后专家们纷纷退掉了回乡过年的车票,迅速组建的清华大学医工结合“战役突击队”立刻投入到各项科技攻关中。

  2月中旬,全国新冠肺炎患者的发病人数仍在快速增长。董家鸿教授受到新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的委派,带领金烁和国家远程医疗队工作小组,奔赴疫情重灾区武汉。刚下火车,董家鸿教授未作停歇便赶赴武昌区政府,随后马不停蹄地在雷神山、武汉大学中南、天佑、协和等多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完成了原定技术设备部署。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就应排除万难、贡献力量。

  “近一个月的时间,老师白天奔波调研各家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康复隔离区及社区卫生中心,晚上便投入新一轮的研发中。”金烁回忆道,“返京隔离期间,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而老师已经开始和科室沟通确认等待手术的患者了。不仅如此,由于看到疫情对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的巨大冲击,老师也开始思索如何建设高质量的区域健康医疗体系。之后老师基于这段时间的思考和经历,提出了建立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集预防、诊疗、康养、慢病照护于一体的清华智慧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设想。”

  生命至上,董家鸿教授深深明白,患者,等不得。

  “医德高尚,有济世的担当和良医的操守,是医生的首要素养。”医师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使命。董老师不仅是这样践行神圣使命的良医,也是传授医学神圣信念的传道者。过去一直用培养科学家的模式来培养医师,注重科学理论技术,疏于人文关怀和职业素养培养,但‘人’才是探讨医学的起点。

  “不论处于什么位置,老师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是医生。”金烁说道,“老师强调医学研究应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真正地改变临床实践,做患者实际需要的研究,最终让患者最大化受益。”

  医学,薪火相传。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中国医路上,既有前辈们的沐风栉雨、开山辟路,也有后辈们沿着脚印、望着启明星的赓续奋斗。医脉传承,就在这一代又一代的交接中不断为生命突破禁区。

  

  学高为师

  

  董家鸿教授指导学生手术中

  “开别人开不了的刀,治别人治不好的病”。这是董家鸿教授的恩师黄志强院士鼓励学生们的话,也是董老师的座右铭,勉励他站在巨人的肩上去挑战更多的不可能。

  2006年,董家鸿教授在持续改进复杂肝胆疾病的实践中,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精准外科”原创理念,凝炼其哲学基础、核心内涵和技术体系,构建了契合现代科技特征和社会健康需求的精准外科范式。

  在精准外科的指导下,董家鸿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累及肝内重要脉管结构的巅峰手术,如极限肝切除、劈离肝移植、双供肝活体移植、体外肝切除,使过去的不治之症病人获得有效治疗,挽救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复杂危重症患者。

  2009年,董家鸿团队完成了世界上首例免除体外静脉转流的体外肝切除加自体肝移植手术。7年后,又历时14小时,完成世界首例“体外肝切除加自体余肝移植联合肝上腔静脉移植重建”根治终末期肝包虫病;同年完成的体外肝切除及自体余肝原位再植术还进行了全球直播。体外肝切除是肝脏移植和肝切除两种技术的集成,这颠覆了原有外科的理念,几乎突破所有肝胆外科的禁区。

  国际肝胆外科泰斗、欧洲外科协会主席Henri Bismuth指出,精准外科代表外科的未来;美国外科协会主席Anna Ledgerwood亦称,精准外科新理念正引领肝胆外科领域实践技术革新和范式转变。可以自豪地说,在这个领域,中国经验领跑世界。

  

  育人为本

  

  图片 董家鸿教授和学生们在一起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要努力实现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这就要求医学人才既要会看病、也要懂预防、还要懂康复。同时,随着整个医疗体系的革新,医疗资源会更多地往社区、边远地区分布。

  董家鸿教授认为,未来医师应是集良医、学者、领导力三位一体的。首先,应具备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拥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实践智慧;其次,是可以从临床发现、解决问题的学者和引领医疗创新的医学科学家;第三,应是具备广阔的视野、战略性思维和组织协调能力的领导者,能够组织带领团队攻坚克难。

  不论在临床带教或是科研攻关中,董家鸿教授始终着力培养学生上述三方面的能力。尤其在科研方面,医院作为直接服务病人的地点,有着进行问题驱动型科研得天独厚的优势,董家鸿老师带领学生们以临床实际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同时依靠清华大学雄厚的综合学科实力,联合相关学科专家和工程师一起研究解决,形成“临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包括转化医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可以相互结合来做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回归临床,更广泛地造福病人、造福社会。

  学生们在老师医工结合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项科学研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在董家鸿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联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生物医学检测北京重点实验室,研发出临床外科手术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能够在手术前,智能完成全自动肝脏三维流域分析,为主刀医师提供可视化肝脏三维重建影像、可量化肝段体积计算、可控化精准切除肝脏,三管齐下确保手术方案的精准性。该项技术于2021年完成清华大学知识产权成果转化。

  

  家国情怀

  

  图片 董家鸿教授给同学们授课中

  包虫病,是一种主要流行于我国藏区的人兽共患的寄生虫病,威胁着我国5000万人的生命。它主要受累部位为肝脏,可以转移到肺、脑等器官。未经治疗的泡型包虫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达94%,当地人称其为“虫癌”。

  董家鸿教授将彻底消灭肝包虫病作为健康扶贫的重要目标,他常常对学生们说,“作为一名医生,最能够为国家社会民族做贡献之处,就在于解决重大、疑难的疾病问题上。”2016年起,董家鸿教授带领学生及团队与青海大学、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等单位对口合作,先后20余次前往青海,并深入玉树、果洛、海西等高海拔包虫病感染重灾区进行医疗帮扶。平均海拔4200米的高原上,学生们跟着老师的脚步,步履不停地在病房、手术室、会议室忙碌。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肝包虫病的防治工作已经纳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董家鸿团队带动了国内一大批顶尖的肝胆外科专家纷纷来到青海,投入到帮扶包虫病防诊治工作中去。“我们关注的不仅是手术治疗,更关注这种地方病如何能科学精准防控。”董家鸿说道,清存量与防新增兼顾并行,才能真正有效防治。

  2019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国医师协会领导和当地政府及40余家医院大力支持下,董家鸿发起“2019-2030包虫病清灭计划”,牵头成立包虫病清灭行动工作专家委员会。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董家鸿团队三上果洛,累计筛查病人774人,开展手术96台,所有手术患者均获得治愈。目前,青海累计开展人群筛查超500万人次,基本实现流行区常住人口筛查全覆盖,免费药物治疗7900多人,为2800余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高发地区青海省的海西州、西宁市实现了包虫病清零。

  在患者眼里,董家鸿医生亲切、温暖,总能令人心生信任与希望。在学生眼里,董老师平易近人、精益求精,他的仁心仁术和医者情怀总能令人心生敬佩、主动追随。然而在董家鸿心里,自己只是一直在践行从医之初的理想:做一名好的医生、老师和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