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段古满医师作为通讯作者,于国际期刊《Annals of Medicine》(影响因子:4.3)发表题为《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研究文章。该研究通过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方法,首次量化分析了绝经后女性体重指数(BMI)与骨密度(BMD)之间的部位特异性关联,为绝经女性骨质疏松及骨折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1 该研究的Graphical Abstract
骨质疏松是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更易出现骨量丢失,增加骨折风险。而肥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肥胖对骨密度有保护作用,另一些研究则指出肥胖伴随的并发症可能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风险。为明确两者关联,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方法,系统检索了全球多个数据库,依据PRISMA指南及合理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整合全球19个国家的29项研究,覆盖9,086名绝经后女性,旨在量化BMI与BMD的相关性。

图2 研究纳入9,086 名绝经后女性在全球19个国家或地区的的分布情况。
结果显示,BMI与骨密度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355,95% CI: 0.269-0.440),但存在较高异质性(I²=84.3%)。进一步分析发现:上肢骨密度与BMI相关系数为0.303(95% CI: 0.240-0.366),腰椎部位为相关系数为0.247(95% CI: 0.198-0.296)。在髋关节区域中,股骨转子区相关性最强(r: 0.380, 95% CI: 0.330-0.430),Ward三角区相关性系数为0.285(95% CI: 0.230-0.339),而股骨颈部位相关性为0.305(95% CI: 0.231-0.379)。跟骨骨密度与BMI相关性最弱(r=0.154,95% CI: 0.059-0.249)。敏感性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表明,研究其结果稳健,且不受研究样本量、年龄、绝经年限及平均BMI的显著影响。
本研究首次定量揭示绝经后女性BMI与骨密度存在部位依赖性正相关。尽管肥胖本身不被推荐,但研究结果提示,适度维持BMI可能为骨质疏松预防提供帮助。另外,临床实践中应关注绝经后女性体重管理,避免过度减重导致骨密度加速下降。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开展包含大样本量的高质量研究,以明确肥胖与骨质疏松的关联,并深入探索激素变化、营养因素等在肥胖与骨质疏松关系中的作用,为个性化健康管理提供精准的预防策略。
该研究由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内分泌科合作完成。

图3 本研究的论文首页。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07853890.2025.2561227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