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急重症部 - 急诊科 - 科室动态

急诊急救标准操作流程模拟工作坊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成功举办

10 19 日由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联合北京女医师协会急诊专委会共同举办的“急诊急救标准流程模拟工作坊(第一期)”在京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特邀请清华大学医学院副主任陈旭岩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开场致辞,她强调急诊急救标准操作流程是急诊高效、有序、安全地处理各类紧急医疗情况的关键也是急诊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保障,希望通过本次工作坊的授课能够提升急诊医护配合效果和急救复苏质量,并祝愿大家在本次工作坊中有所收获。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团队以提升急危重症抢救团队核心能力为目标,精心研究准备,从理论到实践,从技能到案例,从流程到团队,力求全方位覆盖。培训课程为小班授课、标准化设置并拟多期开展,逐步提升难度,内容包括理论授课、病例讨论和情境模拟培训。培训形式新颖、内容实用,吸引了清华大学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和医联体医院9家单位近40名一线医护人员参与。



理论授课部分由急诊科冯莉莉、宋琳琳、吴圣及急诊外科张鹏副主任医师担任讲者,课程围绕急救复苏最新指南和急诊行业标准和本机构经验,分别介绍猝死、多发伤、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毒等急诊常见危重症的标准急救流程、解读高效团队中有关角色分配、职责定位和沟通策略等内容,并组织来自怀柔区医院、密云区医院、航空总医院、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多名急诊科资深医师开展急性中毒病例讨论。各位参会医师积极参与,热烈讨论。



情境模拟培训,采用三站轮替的形式,通过心源性猝死、车祸伤和有机磷中毒三个病例的多次模拟,旨在提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多发伤和急性中毒标准急救流程的熟悉和掌握,重点关注团队配合和临床思维的训练。学员提前分为3组,每组5-6人,每组每个病例演练2次。

每站模拟案例运行前,每组学员进行角色分配和职责划分,包括抢救小组组长、按压员、给药员、气道管理员、除颤/监护员、计时记录员等。通过再现急性胸痛来诊的心源性猝死、车祸伤导致张力性气胸、疑似有机磷中毒等案例,经过导师引导和高级模拟人生理学反馈不断推进案例进展,让学员身临其境,沉浸其中参与互动练习和思维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邀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重症部王逸群、龚晓杰副主任医师、急诊外科马天翼主治医师和李晶晶、王莹、周玲玲主管护师参与复盘反馈,通过有效的引导、启发提问、促进学员不断反思、提升,加深教学效果,这种区别与以往传统理论授课的崭新形式,得到学员一致好评。

全部课程结束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科执行主任吴圣副主任医师为各位学员颁发了结业证书并合影留念。



本次工作坊本从临床标准路径出发,突出抢救过程中团队高效配合和质量控制,由此推动了急诊急救标准流程在急重症中的应用,促进急诊医护人员抢救复苏能力的提升,加强京北地区医院间的交流学习,促进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间的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