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内科部 - 神经内科 - 科室动态

生活方式医学:预防脑卒中的“第一道防线”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月27日电(神经内科 宋晓微)脑卒中(中风)是全球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约80%的脑卒中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生活方式医学(Lifestyle Medicine)强调通过调整日常习惯来降低疾病风险,尤其适合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即在疾病发生前提前干预)。

一、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哪些与生活方式相关?

脑卒中主要分为缺血性(血管堵塞)和出血性(血管破裂)两类,常见可控危险因素包括:

高血压(首要风险!)

糖尿病

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

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

吸烟、酗酒

缺乏运动

不健康饮食(高盐、高糖、高反式脂肪)

长期压力与睡眠不足

这些因素大多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善它们能显著降低脑卒中风险!

二、生活方式医学的六大核心策略

1. 吃出“抗卒中”饮食

推荐饮食模式:

地中海饮食:富含橄榄油、深海鱼、全谷物、坚果、蔬菜和水果,降低炎症和动脉硬化风险。

DASH饮食(防治高血压饮食):低盐、高钾(香蕉、菠菜)、低脂乳制品,帮助控制血压。

少吃“三高”食品:减少加工肉、油炸食品、含糖饮料及精制碳水(如白面包、甜点)。

关键点:

✔ 每天至少5份蔬菜水果(约400g)

✔ 每周吃2次深海鱼(如三文鱼、鲭鱼,富含Omega-3)

✔ 用杂粮(燕麦、糙米)替代部分精米白面

2. 动起来:运动是“天然溶栓药”

有氧运动: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每周≥150分钟(如每天30分钟,每周5天)。

力量训练:每周2次,增强代谢,改善血压和血糖。

避免久坐: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研究显示:规律运动可降低卒中风险25%~30%!

3. 控血压:沉默的“血管杀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最强危险因素,但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

限盐:每日盐摄入<5g(约一啤酒瓶盖),警惕酱油、腌制品、零食中的隐形盐。

长期压力:导致慢性炎症,建议通过社交、兴趣爱好、正念练习减压。

三、实践案例:小改变,大收益

案例1:50岁的张先生,高血压+肥胖,通过饮食调整(低盐、多蔬菜)、每天快走30分钟,1年后血压从160/100mmHg降至130/85mmHg,体重减10kg,卒中风险显著降低。

案例2:李女士有家族卒中史,戒烟并改用地中海饮食,5年后体检显示血管弹性改善,血脂恢复正常。

四、总结:预防脑卒中,从今天开始!

脑卒中并非“突然发生”,而是多年不良习惯积累的结果。通过生活方式医学的六大策略——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压、戒烟限酒、管理代谢、改善睡眠与心态,每个人都能筑起预防脑卒中的“健康长城”。

记住:

✅ “治未病”比“治已病”更重要!

✅ 坚持3~6个月,身体就会给你正向反馈!

不妨从今天开始,迈出一小步,比如多吃一盘蔬菜、少喝一杯奶茶,未来你的大脑会感谢你!

参考资料:

【1】世界卒中组织(WSO)指南

【2】美国心脏协会(AHA)脑卒中一级预防建议

【3】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