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7月8日电(神经内科 杨骊鹏)我们都知道脑血管堵了会中风,但其实不光脑动脉长血栓会梗死,脑静脉长血栓同样会引起脑梗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颅内静脉窦血栓这种疾病吧。
什么是颅内静脉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约占所有脑血管病的1%。它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静脉回流受阻、脑脊液吸收障碍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头痛、视力障碍、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等症状。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表现
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约90%的患者会出现,通常为持续性、严重的头痛。
颅内压升高:表现为恶心、呕吐、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等。
癫痫发作:约20%至40%的患者会出现。
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无力、感觉障碍、失语等,约20%至50%的患者会出现。
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甚至昏迷。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辅助检查
头CT和MRI:可发现静脉窦内的血栓、脑水肿、出血等:
脑静脉和静脉窦异常: 血栓形成的静脉窦出现异常信号。
脑实质异常:约40%-60%的患者出现脑实质异常,包括静脉源性脑梗死和静脉源性出血。
脑水肿:静脉回流区显示脑水肿信号。
MRV(磁共振静脉造影)和CTV(CT静脉造影):是诊断CVT的有效手段,可显示静脉窦和皮层静脉的血栓。
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考虑血管内治疗时,可明确血栓的具体位置。
D二聚体:D二聚体可升高,但如D二聚体正常不能除外颅内静脉窦血栓。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诱因
感染性因素
•头面部感染:面部危险三角区(鼻根到两侧口角的区域)的皮肤感染,如疖肿、脓疱等,可通过面静脉直接累及海绵窦。
耳部感染:化脓性中耳炎或乳突炎可引起乙状窦血栓形成。
全身性感染:如败血症等血行感染,可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进而诱发CVT。
非感染性因素
高凝状态:妊娠、产褥期、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血液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肿瘤、抗磷脂综合征、遗传性凝血因子异常等。
脱水和血流淤滞:严重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可导致血液浓缩和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头外伤和手术:头部外伤、脑肿瘤、脑外科手术后等局部损伤可导致静脉窦内皮损伤,诱发血栓形成。
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治疗
抗凝治疗:是CVT的主要治疗手段,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低分子量肝素和口服抗凝药(如华法林)。
介入治疗:适用于某些特定条件下的患者,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危重者。介入治疗可通过微创手段直接作用于血栓位置,恢复血流。
并发症的处理:包括控制颅内压、抗癫痫治疗等。
其他:包括脱水、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总结来说,颅内静脉窦血栓是一种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的脑血管病,我们要从头痛、视物模糊等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中及时识别出静脉窦血栓,从而及早干预。对孕妇、剧烈运动脱水、颅面部感染的人士要警惕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风险,积极宣教。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