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内科部 - 神经内科 - 科室动态

异己手综合征是什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6月21日电(神经内科 杨骊鹏)邻居王先生早上遛弯回来,突然觉得自己的手不受控制地想往上抬,他告诉老伴。老伴惊讶道:“这怎么可能,难道有人控制你了吗?你会不会是精神太紧张了?” 这时他住在对门的神经科医生正巧下夜班回来,听到后连忙说:“王老您快去急诊吧,您怕是得了脑卒中了!”

      我们都知道脑卒中的症状常常是肢体麻木无力,说不清话等,不受控制地抬手也是脑卒中的症状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了解以下这个疾病——异己手综合征。

      异己手综合征(Alien Hand Syndrome, AHS)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功能紊乱疾病,表现为患者的一侧手或上肢出现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不自主运动。患者常感觉患肢像是被他人控制,甚至会用第三人称来描述患肢的行为。


异己手综合征的历史

      1908年德国杰出的神经科学家库尔特·戈尔茨坦记录了这么一个奇怪的病例:有一个左侧躯体曾受中风的女性在部分恢复后却觉得她的左臂是属于另一个人的,患者认为她的左手具有“邪恶灵魂”,并控制患肢活动。她的左手似乎被其他人移动着,不由自主地摆弄它碰到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当左手抓住一个物体时,她也无法主动放开它。

      1972年,布里翁和耶迪纳客提出“异手”(alien hand)一词来来描述患者受累手不受主观意识支配现象。1985年, Bogen进一步证实在胼胝体前部切除术后患者的非优势手出现异己手现象, 并将其定义为“手间冲突”


异己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异己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手间冲突:此型一般累及非优势手, 表现为患肢发出的动作与健侧肢体相反, 当患者试图完成某一目的性动作时, 患侧肢体不断的干扰健侧肢体活动, 双手不能完成协调动作。手间冲突多见于有多种选择的单手任务或比较复杂的双手任务。

(2)异己手感觉:异己手感觉”是异己手综合征最早概念。此型通常累及非优势手, 表现为在没有视觉的辅助下, 患者不认为患肢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3)反常手或任性手:此型患者受累肢体出现看似有目的导向性动作, 而患者不认为是自己发出的, 或者不受自己意愿控制。

(4)多余手:此型患者主观有额外肢体的感觉。

(5)竞争性失用:当患者被要求用一侧肢体完成指令性动作时, 患肢不可控制的抢先完成动作, 优势侧及非优势侧均可受累。


异己手综合征的损伤部位分类

(1)额叶型:此型是异己手综合征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最常见累及的部位胼胝体膝部、辅助运动区、扣带回前部和内侧额叶皮质。额叶型也叫前部型, 典型的症状是对视野范围内的物体反射性强握动作及对工具的强迫操作行为。

(2)胼胝体型:此型病变部位位于胼胝体或双侧额叶, 典型的表现为离断综合征。一般累及非优势手。胼胝体连接两侧大脑半球并传递两侧信息, 指导调节单侧肢体运动, 协调双侧肢体的同时运动, 当出现损伤,两侧半球之间的联系中断,不能完成互相协调的动作, 从而出现典型的半球之间失联络综合征。

(3)后部型:此型也称为感觉型, 常见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非优势侧顶叶,亦可见于丘脑和内侧颞叶。典型症状为异己手感觉, 或出现抬起上肢指向天空, 非冲突的、无目的运动, 可伴有感觉障碍及体像障碍。肢体拮抗很少出现。


      我们的这位邻居王先生,来到急诊后及时完善了头核磁,果然发现右侧的顶叶急性脑梗死病灶,立即得到了妥善的治疗。脑血管病是异己手综合征一大常见病因,及时识别和及早诊治至关重要,医生给予他脑血管病二级预防药物和输液治疗,康复锻炼,当他出院时,觉得自己的双手又重新属于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