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麻醉科 - 科室动态

敬畏生命,掌舵希望——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在中国麻醉周展现专业担当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月3日电 (通讯员 孟园园)


tupian1.png  

2025年中国麻醉周期间,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联合健康报推出的大型麻醉科普系列视频《麻醉医生,患者生命的掌舵人》正式上线,其中第一季《手术室内麻醉》中,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为拍摄基地,聚焦麻醉科张欢主任及其团队在一场复杂的小儿肝移植手术中的全程管理,生动展现了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的关键作用。这部视频不仅是对麻醉学科专业性的深刻诠释,更是对“敬畏生命、用心护航”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麻醉医生的职责贯穿于手术的每一个环节,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恢复,麻醉医生的工作如同一场精密的交响乐,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视频中,张欢主任带领团队以一场高难度的小儿肝移植手术为例,详细展示了麻醉医生如何在复杂的生命挑战中为患者保驾护航。这场手术的主角是一对父女:33岁的父亲为6个月大的女儿捐献部分肝脏。手术本身操作复杂、耗时漫长,而麻醉医生的精准管理则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术前评估阶段,麻醉医生对患儿的生理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制定了个性化的麻醉方案。针对患儿年龄小、体重轻、生理储备有限的特点,团队采用了先进的监测技术和精准的药物管理策略,确保患儿在术中能够平稳过渡。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医生迅速建立多通道静脉通路,实时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并根据手术进展动态调整麻醉深度和输液输血方案。

手术的关键阶段是无肝期。这一阶段,患儿的下腔静脉被阻断,体内循环发生剧烈变化,麻醉医生需要应对低血压、低体温、凝血功能紊乱等多重挑战。张欢主任带领团队通过精准的输血、补液和药物调节,成功维持了患儿的循环稳定,为新肝的植入创造了条件。在新肝再灌注阶段,团队又迅速应对再灌注综合征,包括顽固性低血压、心律失常和凝血功能障碍等,确保手术平稳推进。

这场手术不仅体现了麻醉医生的专业技能,更彰显了麻醉医生在围手术期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正如张欢主任在视频中所说:“麻醉医生是手术团队的‘幕后英雄’,他们的工作看似无声,却始终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2.png

近年来,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推广,麻醉医生的角色从传统的“术中保障”向“围手术期全程管理”转变。在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这一理念已全面融入临床实践。通过优化术前评估、精准术中管理和科学术后镇痛,麻醉团队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还显著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为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三级公立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始终以高水平的医疗、教学和科研为核心发展方向。开院十年来,科室在大型复杂肝胆手术、婴幼儿手术、老年患者手术以及器官移植麻醉管理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并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麻醉专业人才。

在中国麻醉周这个特殊的节点上,这一系列视频的推出不仅是对麻醉学科的宣传,更是对麻醉医生职业精神的致敬。麻醉医生的工作或许不为大众所熟知,但他们的每一次精准决策、每一次细致操作,都在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正如视频所展现的那样,麻醉医生是患者生命的掌舵人,是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