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血管外科 - 健康教育

腹痛背后的潜在危机:门静脉系统血栓探秘

在日常生活中,腹痛是一种极为常见的症状,但你可知道,某些腹痛可能是身体内部潜藏严重疾病的警示信号,比如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这一病症。

一、认识门静脉血栓形成

门静脉系统主要由肠系膜静脉和脾静脉汇聚而成,它肩负着收集消化道回流血液的重要使命,这些血液富含营养物质,会被输送至肝脏进行进一步的代谢与处理。而门静脉血栓形成(PT),指的就是在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或脾静脉等部位产生的血栓。这种血栓一旦形成,就可能导致门静脉阻塞,进而引发门静脉压力升高,使得肠管出现淤血现象。倘若病情持续恶化,严重时会引发肠坏死,若治疗不及时,后期还可能出现门静脉海绵样变,这不仅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对生命造成直接威胁。

图片1.png

门静脉系统-图片来自梅奥诊所

二、门静脉系统血栓的症状表现

门静脉系统血栓在发病初期,症状往往并不典型,可能仅仅表现为腹痛、呕吐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腹痛症状会逐渐加剧。当病情发展到肠坏死阶段,腹痛会变得极为剧烈,同时还可能伴随肠穿孔、便血等严重情况。若此时再合并严重感染,极有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使患者生命处于濒危状态。由此可见,早期识别门静脉系统血栓至关重要,因为干预时间越晚,病情后果通常就越严重。所以,一旦出现腹痛症状,患者务必尽快前往医院就诊,以便及时鉴别病因。

图片2.png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三、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策略

对于早期的门静脉血栓,关键在于迅速启动抗凝治疗,而这需要专业医师进行全面评估,并量身定制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没有出血风险的情况下,一般推荐患者口服抗凝药物进行治疗,且疗程至少维持半年。若病情发展到合并肠道坏死的阶段,则必须及时切除坏死的肠管。倘若医疗条件允许,还可针对门静脉血栓实施血栓清除术,这有助于降低肠管切除的风险,改善剩余肠管的血液供应状况。总之,一旦确诊为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在经验丰富的血管外科、胃肠外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和营养科等多学科团队的协同治疗下,接受规范、系统的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治愈率,保障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