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04月25日电(通讯员 韩雪松) 在医疗科技高速发展、全球合作愈发紧密的时代浪潮下,一场汇聚中英顶尖医学智慧的交流盛会璀璨登场。2025 年 4 月 23 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附属哈默史密斯医院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座谈交流会,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2 号楼 4 层会议室 1 盛大举行。这不仅是一场跨越国界的医学巅峰对话,更是推动心血管、胸外科、麻醉及护理等多个领域飞跃发展的关键契机。双方将通过深入的思想碰撞,为两国医疗事业注入全新活力,共同谱写医学发展的新篇章!
本次会议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中心主任张萍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全面统筹会议进程。会议主持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外科主任贾一新、麻醉科主任张欢、胸外科主任陈东红以及 CCU 督导王文共同担当。
会议讲者均来自英国帝国理工大学附属哈默史密斯医院,亚历桑德罗・维维亚诺、迈・萨哈夫、斯密丹书・慕克吉和关剑群四位教授带来了国际前沿的医学理念与实践经验;讨论环节则汇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精英:心脏外科副主任沈冬焱、心内科副主任佘飞、心脏外科 Attending 医师崔晓征,中外专家将围绕临床与科研热点展开 “针尖对麦芒” 的深度碰撞。
四大领域解锁多学科诊疗密码
会议日程紧凑且 “干货” 满满,四大核心议题贯穿全天,既有国际前沿技术分享,也有落地实践探讨:
14:00-14:10 领导致辞环节,张萍教授为会议拉开序幕,展望国际医疗合作的宏伟愿景,为后续的深入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图中为张萍教授)
l 心外科专场:从 “主动脉根部扩大” 看精准诊疗
亚历桑德罗・维维亚诺教授深入解读主动脉根部扩大的前沿知识,从心脏解剖学和病理机制入手,为心外科临床实践提供全新思路。随后,贾一新教授主持心外讨论,作为心外科领域的中流砥柱,贾一新教授不仅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外科的学科带头人,更在心血管外科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多次带领团队突破技术瓶颈,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心脏外科手术,其独到的专业见解和创新的学术理念在业内备受赞誉。
贾一新教授充分发挥其卓越的专业能力,在主持环节精准把控讨论方向,助力心外科领域的深度交流,为与会者搭建起高效的知识共享桥梁。聚焦心脏疾病诊疗的难点与突破方向,推动 “理论到临床” 的无缝转化。
l 胸外科专场:肺癌手术管理的 “国际解法”
(图中为迈・萨哈夫教授)
迈・萨哈夫教授聚焦肺癌的手术管理策略,从国际视角分享先进技术与成功经验。
(图中为陈东红教授)
陈东红教授主持胸外讨论环节,围绕手术适应症、术式创新等核心问题展开头脑风暴,为肺癌精准治疗 “舒筋通络”。
l 麻醉与围术期专场:为介入手术筑牢 “安全防线”
(图中为斯密丹书・慕克吉教授)
斯密丹书・慕克吉教授带来哈默史密斯医院经皮心脏介入围术期管理经验,从术前评估到术后护理全链条解析。
张欢教授主持的麻醉讨论将直击围术期管理细节,解锁麻醉在心血管介入中的 “护航密码”。
l 护理专场:英国护士分层管理的 “他山之石”
关剑群教授分享英国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与职业发展路径,展现护理团队规范化建设的 “国际模板”。
(图中为王文督导)
王文督导主持的护理讨论聚焦 “如何让护理分层更科学”,为护理职业发展照亮进步的阶梯。
本次交流会氛围热烈浓厚。与会代表与各自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展开深度对话,碰撞思想火花。现场提问环节气氛尤为活跃,参会者结合自身实践与研究困惑踊跃发问,四位专家教授们以深厚的专业积淀与丰富的实战经验逐一回应,形成了高质量的互动交流闭环。
在大会总结环节,贾一新教授以权威视角提炼整场内容精华,从 “心” 到 “肺”、从 “技术” 到 “管理”,为未来合作划出 “路线图”,为本次盛会画上兼具高度与温度的句号。
此次座谈交流会,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经验分享,更是一次 “以问题为导向” 的深度合作探索。两院专家打破学科壁垒、跨越国界限制,在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人才培养等维度寻求 “最大公约数”,为提升全球医疗服务质量贡献 “中英方案”。
图片来源:翟彦龙
文字供稿:韩雪松
审核:贾一新 薛亚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