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家孩子总说肚子疼,可查了血,也拍了片,就是找不到原因,怎么回事啊?”
这样的情况,在儿科门诊几乎每天都会遇到。儿童腹痛是最常见的就诊主诉之一,但“肚子疼”这三个字背后,可能藏着数十种不同的原因。
在临床中,超声检查正逐渐成为医生们在处理小儿腹痛时的重要“破案工具”,帮助发现许多肉眼和听诊器看不到的问题,为精准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为什么孩子总喊“肚子疼”?
儿童腹痛可分为功能性腹痛和器质性腹痛两大类:
功能性腹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常与情绪紧张、肠道敏感或饮食不规律有关,最典型的如肠易激综合征、儿童腹型偏头痛等。
器质性腹痛:由实际病变引起,如阑尾炎、肠套叠、肠系膜淋巴结炎、泌尿系感染、胆囊炎等,常伴随发热、呕吐、腹泻或精神萎靡等症状。
对年幼的孩子来说,疼痛表达往往不清楚,位置模糊、说痛就痛、说不疼就不疼,让家长和医生都一筹莫展。因此,借助影像手段,尤其是超声检查,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率。
为什么选择超声而不是直接做CT或X线?
相比CT、X线等影像方式,超声检查在儿科有以下优势:
✅ 无创无痛:无针、无切口、不插管,孩子容易配合
✅ 无辐射:尤其适合反复腹痛、需多次复查的儿童
✅ 动态观察:可实时评估肠蠕动、血流变化等生理活动
✅ 高敏感性:对部分儿童常见腹部疾病诊断价值极高
儿童腹痛中,超声能查出哪些“隐蔽病因”?
1. 急性阑尾炎
儿童阑尾位移多变,早期症状不典型。超声能帮助准确定位阑尾,观察是否肿大、壁增厚、周围有液体积聚,是诊断早期阑尾炎的重要工具。
2. 肠套叠
常见于6个月至2岁婴幼儿,表现为间歇性剧烈腹痛、哭闹、呕吐、果酱样血便。超声呈“同心圆”或“靶心征”,诊断明确,指导及时复位操作,避免手术。
3. 肠系膜淋巴结炎
常与病毒感染有关,是儿童腹痛最常见原因之一。表现为肚脐周围或右下腹疼痛,超声可发现肠系膜增大的淋巴结,避免误诊为阑尾炎。
4. 尿路结石或感染
儿童也会得“肾结石”?当然可能!泌尿系结石、输尿管梗阻或感染均可引起腹痛,超声能直观显示结石及肾盂扩张情况。
5. 胆囊、胰腺问题
超声能观察到胆囊是否有炎症、结石或胆道异常,适用于反复右上腹痛的患儿。
6. 卵巢扭转/囊肿(女童)
部分青春期前女孩出现突发下腹痛,可能是卵巢扭转或囊肿破裂,超声检查对识别女性盆腔器官有重要意义。
家长应该怎么配合医生?
如果孩子频繁腹痛、不明原因哭闹,建议家长留意以下信息并及时就医:
· 腹痛是否固定于某一部位?有无压痛?
· 是否伴随发热、呕吐、腹泻、尿痛、便秘?
· 有无夜间痛醒、走路姿势异常等现象?
· 既往有无类似发作或其他疾病史?
医生将根据病史和查体判断是否需要超声检查,在孩子最配合、最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检查,提高诊断效率。
写在最后:
儿童腹痛不是小事。有些病因确实无需特殊处理,但也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及早干预。
在这个“说不清、看不见”的诊疗谜团中,超声正成为越来越多医生手中的“放大镜”与“导航仪”,帮助他们在无声的病痛背后,找到真正的原因。
当孩子反复喊“肚子疼”,请不要轻视,带他去看看超声医生,也许就能揭开这个小小身体里隐藏的大秘密。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