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曲玥医生门诊迎来了一位49岁的男性患者赵先生。5天前,赵先生曾因“吞咽不畅”来耳鼻喉科就诊,曲医生为他进行了详细的耳鼻喉科查体,并未发现能够引起吞咽不畅的咽喉部病变,于是建议他进行食管造影检查,以动态评估食管蠕动情况,排除食管的病变。今天,赵先生带回来的检查结果却有些让人意外:他的食管里竟卡有一枚直径约 3cm 的金属质地圆形异物,且牢牢嵌顿于胸腔上部,造影剂仅能从异物周围的缝隙缓慢通过,异物则纹丝不动 —— 这正是导致赵先生吞咽不畅的根源。

为明确病因,曲医生反复追问了赵先生的发病过程,可赵先生对这枚异物的来源毫无头绪。他仅能回忆起,1年前进食方便面时曾出现过吞咽哽咽的情况,此后吞咽不畅的症状时断时续,有时会毫无缘由地加重,服用消炎药物或中成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此次就医,是因为近1个月来吞咽不畅症状再次加重,尤其近一周愈发明显。拿到食管造影结果后,赵先生曾前往消化科门诊就诊,韩英主任为其开具了胸部 CT检查,以便更全面地观察异物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曲玥医师仔细阅片后发现,该异物为扁圆形金属材质,呈中空状,边缘带有毛刺,形似啤酒瓶盖,嵌顿于食管上段、第 2-3 胸椎前方,下方紧邻主动脉弓,情况不容乐观。

赵先生的这个情况暗藏多重致命风险,取出难度更是极高。从危险性来看,该异物直径达 3cm,扁圆形且边缘带毛刺,在食管内滞留时间可能超过1年,长期压迫摩擦食管壁,不仅导致黏膜反复炎症、增生,更可能穿透食管壁引发穿孔。 一旦穿孔累及纵膈,会迅速发展为纵隔炎,患者将出现高热、剧烈胸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感染性休克;更凶险的是,异物下方紧邻主动脉弓这一重要血管,如果异物划伤血管壁,可能导致患者突发大量呕血,危及生命。同时,目前造影剂仅能缓慢通过异物缝隙,若异物进一步移位或食物残渣堆积,还会引发完全性食管梗阻,导致无法进食饮水,甚至因呕吐物误吸引发肺炎。
在异物取出难度上,同样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异物存留时间长,周围极可能已出现感染,导致食管黏膜水肿、脓肿形成,且异物边缘的毛刺易与增生的食管黏膜粘连,若强行牵拉,可能撕裂食管壁或造成食管壁破损穿孔——向后划伤食道后壁可造成严重的椎前感染,向前损伤食管前壁可能造成气管食管瘘,引发纵膈感染和吸入性肺炎;另一方面,异物紧邻主动脉弓,术中稍有不慎触碰或推动异物,就可能损伤血管引发大出血。此外,异物长时间滞留,局部食管壁可能已出现纤维化、增厚,进一步限制了器械活动空间,无论是硬质食管镜下钳取,还是胃镜、胸腔镜辅助操作,都需在全身麻醉下谨慎进行,且必须依靠多学科协作制定方案,才能在提升异物取出成功率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安全风险。
鉴于患者的情况复杂且危险,曲玥医生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叶京英教授请示。叶教授指示:患者食管内异物嵌顿明确,异物史不清晰,异物取出难度大、风险高,需立即联系消化内科和胸腔外科,共同制定应急预案,协同配合,尽快取出异物,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遵照指示,曲玥医生迅速联系消化内科二线魏正杰医生、胸外科二线朱伟鹏医生,经过三方充分讨论,最终制定了硬质食管镜与胃镜相互配合的异物取出方案,并备好颈胸联合入路食管异物取出术这一备选方案,以应对术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患者就诊当天,耳鼻喉科与消化内科便联合为其开展了食管探查与食道异物取出术。在手术室和麻醉科的全力支持下,手术有序推进。首先,曲玥医师和李京京、高阳医师相互配合,通过食管镜探查异物位置,发现距门齿 22cm 处有一枚金属瓶盖嵌顿于食道内,且异物与食管后壁联系紧密,难以移动,移动过程中还可见少量脓液流出,食管后壁黏膜已出现高度肿胀。为更精准地操作,曲医生请消化内科魏正杰医生上台,在李晓婕护士的精准配合下,借助胃镜仔细观察异物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电子胃镜视野清晰且具备放大功能,既能近距离定位异物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处,又可通过充气膨胀食管,配合异物钳松解异物。但因异物嵌顿情况严重,电子胃镜下仍无法推动异物。随后,耳鼻喉科团队重新置入硬质食管镜,用异物钳小心钳夹异物并缓慢转动,最终将异物完整取出,整个过程顺利有序。硬质食管镜的优势在于能对食管壁起到稳定的支撑作用,同时允许医生在镜下双手配合操作,更便于取出嵌顿牢固的异物。异物取出后,医护人员又分别通过硬食管镜与电子胃镜探查食管创面,确认食管后壁黏膜仅存在片状划伤,无明显出血与穿孔情况。在此期间,胸外科朱伟鹏医师全程在手术室关注手术进展,时刻做好准备 —— 若术中出现大出血,将立即协助进行胸腔内止血,为患者的生命安全筑牢防线。特别感谢耳鼻喉科纪育斌主任、顼晋昆副主任在病情分析和手术过程中的支持和指导,为手术的安全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最终,手术顺利完成,患者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1周,经过精心护理与恢复,患者达到出院标准,于术后第 7 天顺利出院。出院前,医护人员为其复查了电子胃镜与食管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异物嵌顿处的食管创面正稳步愈合,造影剂可在食管内顺畅通过,未发现任何食管穿孔征象。患者及家属对全程参与诊疗与护理的各科室医护人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此次复杂食管异物的成功取出,是多学科团队紧密协作、共同攻坚的结果。从最初的病情研判到手术方案制定,再到术中操作与术后护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胸腔外科、手术室、麻醉科等科室始终围绕患者需求,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 —— 面对异物嵌顿深、毗邻大血管、潜在风险高的复杂情况,各科室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反复推敲手术细节,做好应急预案,最终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这一高难度诊疗任务。
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此次成功并非终点。医学领域始终充满未知与挑战,每一次复杂病例的处置,既是对现有诊疗能力的检验,更是积累经验、完善技术的契机。此次多学科协作的实践,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唯有始终秉持 “以患者为中心” 的宗旨,持续加强科室间的沟通协作,不断精进专业技术、优化诊疗流程,才能更好地应对临床中出现的各类难题。未来,我们将以此次诊疗经历为鞭策,继续在医学道路上稳步前行,以更扎实的技术、更严谨的态度、更优质的服务,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