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9月1日电(通讯员 胡斌 周汐遥)秋风送爽,本该享受“秋日限定”惬意,但很多朋友被过敏性鼻炎困扰。往往又因“白天上班没时间”、“请假影响KPI”等原因而放弃到医院就诊。为此,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自9月2日起推出为期一个月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夜间门诊”,从17:30点到20点,为上班族们做好鼻炎医疗服务!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夜间门诊”:
开诊时间:9月2日起,每个工作日(周一至周五)17:30-20:00(法定节假日除外)
诊间位置:1号楼3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门诊(夜间门诊专属区域,环境安静,减少等待)
线上预约途径:患者可以通过8大途径预约挂号(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114平台、自主服务机、北京昌平健康云、医师预约回诊、综合服务柜台)
一、为什么秋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罪魁祸首是谁?
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与环境中过敏原的浓度密切相关,而秋季的独特气候为过敏原的“肆虐”提供了温床:
花粉浓度飙升:秋季是许多杂草类植物的授粉期,北方地区常见的蒿草、豚草,南方地区的葎草、藜科植物,都会在8月底至10月初释放大量花粉。这些花粉颗粒小、质量轻,可随风飘散数公里,甚至附着在衣物、头发上被带入室内。
尘螨活跃:秋季昼夜温差增大,室内开窗通风减少,但湿度仍可能维持在50%-60%(尘螨最喜欢的繁殖环境),床单、沙发、地毯中的尘螨及其排泄物(主要过敏原)浓度升高。
霉菌滋生:雨季过后,潮湿的落叶、土壤中霉菌孢子大量繁殖,被风吹散后易被吸入鼻腔。
温度变化刺激:入秋后早晚温差可达10-15℃左右,鼻腔黏膜对冷热交替的适应能力下降,黏膜屏障功能减弱,更易被过敏原“突破防线”。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北方地区秋季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过敏原是蒿属花粉(占比超60%)。此外,宠物皮屑、蟑螂排泄物等也是潜在的“元凶”。
二、过敏性鼻炎长期不控制的危害比你想象得更严重
很多人觉得“过敏性鼻炎就是鼻子不舒服,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实际上,若长期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白天工作时因鼻塞注意力不集中、频繁打喷嚏影响同事沟通;晚上鼻塞导致睡眠质量差(研究显示,过敏性鼻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3倍),第二天犯困、精神萎靡、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诱发或加重其他疾病:鼻腔和咽喉、支气管相通,长期的炎症刺激可能蔓延至下呼吸道,增加过敏性哮喘风险(约30%-40%的过敏性鼻炎患者会合并哮喘);儿童过敏性鼻炎患者长期睡眠时鼻塞导致的张口呼吸还可能影响面部骨骼发育,形成“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牙齿排列不齐、嘴唇肥厚);
诱发鼻出血:频繁揉鼻可能导致鼻黏膜糜烂,用力擤鼻涕等可能导致鼻出血。
诱发或加重鼻窦炎症状:过敏性鼻炎加重鼻窦的引流不畅,可出现黄脓鼻涕、头痛等症状,加重原有的慢性鼻窦炎的疾病严重程度。
诱发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同时出现眼痒等症状,反复揉眼可能加重眼红、分泌物增多的情况。
心理负担加重:因症状反复、社交尴尬(如开会时突然喷嚏不断),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三、出现这些信号出现,别再拖了!
如果你在过去两周内,出现以下任意2项症状,且每周发作超过4天,基本可以判断为过敏性鼻炎,建议尽早就医:
□ 晨起或接触冷空气后连续打喷嚏(≥3个/次,连续≥5次/天)
□ 清水样鼻涕多(一天用掉半包以上纸巾)
□ 鼻塞(单侧或双侧,影响呼吸或睡眠)
□ 鼻痒(总想揉鼻子,甚至揉到出血)
□ 眼痒/眼红(常伴流泪,戴隐形眼镜时更明显)
□ 嗅觉减退(闻不到饭菜香味或香水味)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