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专科部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 科室动态

七年眩晕原是左侧梅尼埃病作祟 多学科协作助患者重拾生活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8月18日电(供稿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耳科接诊了一位有7年眩晕病史的李女士。7年间,她反复出现突发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症状,同时伴有左耳听力下降与持续“嗡嗡”耳鸣,每年发作十余次。近半年,病情明显加重,眩晕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听力快速下降,耳鸣严重干扰睡眠。此前尝试多种药物治疗,效果均不理想,遂前往医院寻求进一步诊疗。    

接诊的伊海金主任医师检查发现,李女士还患有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与睡眠障碍。根据其长期病史、进行性听力损失,以及前庭功能试验提示的左侧外半规管功能下降,伊海金团队借助医院听力学、前庭功能检查及影像学设备,明确了李女士眩晕的主因、耳鸣性质与根源,并重点评估左耳残存听力的实用价值——这是决定能否选择保留听力手术的关键。经详细检查,李女士最终确诊为“左侧梅尼埃病(IV期)”。

伊海金介绍,患者可选方案一般包括:内淋巴囊手术,目前最常用于药物难治性梅尼埃病的首选手术方式,适用于仍有实用听力的患者(纯音测听平均听阈通常≤50-60 dB,言语识别率≥50%);半规管填塞术,主要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特定半规管(尤其是后半规管)起源的顽固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外伤、梅尼埃病等导致的特定半规管功能亢进,通过填塞目标半规管,阻断其内淋巴液的异常流动,从而消除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切断术,适用于单侧前庭病变(如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后顽固性失衡)引起难治性眩晕,且患耳仍有实用听力或听力优于对侧的患者,手术直接切断传递眩晕信号的前庭神经分支,保留听神经;迷路切除术,适用于单侧病变引起难治性眩晕,且患耳已无实用听力(极重度聋或全聋)的患者。    

李女士是IV期患者,还患有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与睡眠障碍,伊海金团队严格控制李女士的血压,评估腔隙性脑梗死对手术的影响,并联合神经内科、麻醉科、心理科等多学科,共同制定围手术期管理策略与康复计划。传统内淋巴囊手术对IV期患者并不适用,而前庭神经切断术需开颅,结合李女士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风险较高,并且李女士尚有听力,迷路切除术也不适用,最终选择半规管填塞术,力求在控制眩晕的同时,保留残余听力与前庭功能。    

术后第6周复查时,李女士表示,7年来终于能独自逛超市,眩晕症状得到控制,耳鸣声减小三分之二,仅左耳听力仍有“隔着水听声音”的感觉。    

伊海金提到,对药物无效、长期受眩晕困扰且生活质量严重受损的患者,个性化手术方案可提供新的治疗方向。患者可前往专业眩晕中心完成全面评估,了解不同手术的适应症、效果与潜在风险,再与医疗团队沟通后确定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编辑 周汐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