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专科部 - 口腔科 - 科室动态

“守护口腔健康,共筑科普桥梁”——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2024年科普活动回顾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月27日电(通讯员 王怡然)长期以来,党和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广大人民的全身和口腔健康。2016年国家部署《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又制定《口腔健康行动方案》,进一步加强落实健康口腔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又将“建成健康中国”作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健康口腔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作为京北地区优质的口腔医疗机构之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年门诊量达26140人次,开展业务覆盖口腔各亚专业,包括口腔正畸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儿童口腔医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种植学、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口腔黏膜病学、颞下颌关节病学、口腔预防等,肩负保障居民口腔卫生健康、提升公众对口腔健康的重视、促进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的重担,2024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以创新的思维与扎实的专业基础,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旨在将科学的口腔保健知识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以下是对去年度口腔科科普活动的全面回顾。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进,拓宽科普渠道

口腔科借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重力量,成功开展了系列科普宣传活动。9月19日和10月10日,口腔科主任周彦恒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分别在网易及人民日报线上频道接受了关于儿童早期牙齿矫正的专访直播,其专业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赢得了广大网友的热烈反响。此外,这些访谈的精彩视频片段还被精选出来,在北京地铁的电子屏幕上循环播放,让通勤的市民也能在匆忙之中接收到宝贵的口腔健康知识。

与此同时,吕娇副主任组织各专业医师团队,精心编写了《口腔常见疾病的治疗与预防》医患沟通手册,该手册以问答形式,通俗易懂地解答了患者们的诸多疑问,有效促进了医患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此外,吕娇副主任与聂小汉医师还在《生命时报》、《健康杂志》及《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4篇关于口腔健康的科普文章,通过传统媒体的平台,将专业的口腔健康知识传递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图片1.png

图片2.png

深入社区,打造新邻里关系下的全周期口腔健康维护

9月20日,正值全国爱牙日,吕娇副主任带领张雪梅、聂小汉、何慧莹、马征、田震、王怡然、邓鹭等多位医师及护理团队,前往天通苑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并组织了920爱牙日活动。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不仅为前来参加活动的老年居民提供免费的口腔检查,还举办了多场针对老年患者常见口腔疾病的科普讲座,如牙周病预防与治疗、修复和种植主题的口腔知识,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孕产妇居民,12月24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孕妇学校邀请王怡然医师,进行了一场以母婴口腔保健为主题的线上科普讲座,帮助准妈妈们了解孕期及产后口腔护理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好评。

图片3.png

口腔科普进校园,灿烂笑容伴一生

学生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关键受众群体,早期形成正确的口腔健康习惯往往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口腔科12月启动“口腔健康进校园”口腔科普公益系列活动。12月12日与12月17日,王硕、田震、王怡然医师分别前往昌平一中和天通苑学校,为学生们提供了口腔检查,还举办了科普讲座,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激发了学生们对口腔健康的兴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

此外,11月4日,王怡然医师参加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十周年院庆活动——“清华大学健康周健康市集”,为清华大学师生们提供了口腔健康咨询服务,让口腔健康理念在校园内生根发芽。

图片4.png

回顾2024年,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口腔科在科普活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无论是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广泛传播,还是深入社区与校园的实地服务,都有效提升了公众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度与认知度。未来,口腔科将继续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拓宽科普渠道,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