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胃肠外科 - 科室动态

50厘米小肠坏死 清华长庚肠卒中绿色通道急救命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0月8日电(通讯员 张鹏)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外科再次成功救治了一名辗转多家医院的急性肠系膜缺血伴肠坏死的病患,术中见约50cm小肠坏死,患者目前恢复顺利。

  患者是一名63岁男性,既往有房颤、高血压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史。腹痛伴便血1天后,开始便鲜血,并且恶心呕吐。就诊于外院后未能明确诊断,遂来我院急诊就诊进一步治疗。

  急诊值班医生王碧霄问诊查体后迅速启动肠卒中绿色通道,进行肠系膜血管CTA检查,患者已有肠系膜下动脉节段性闭塞、腹主动脉瘤伴附壁血栓、部分小肠增厚及腹腔积液。

  由于患者存在腹腔积液、小肠增厚、便血等症状,不能除外肠系膜上动静脉分支的堵塞导致肠坏死,急诊外科二线医生张骞按诊疗流程立即进行手术探查。术中见约50cm小肠坏死,相应系膜内动脉栓塞。张骞立即切除了坏死肠管,并行剩余肠管双造口,避免了更多肠管的坏死。

  急性肠系膜缺血是指供给肠道的血管发生堵塞,从而导致肠道缺血、坏死,甚至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类疾病。

  它是一类罕见但致命的外科急腹症,国外统计该病的发病率仅为0.63-12.9/100,000人/年。尽管近年来医疗手段有了长足的进步,该病的死亡率却无明显改善,最高可达70%,成为急腹症领域的高死亡风险疾病。

  心脏每分钟射出血液量的21%灌注于肠道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因为粘膜层的代谢需求更高,所以它最先承受缺血损伤。当缺血长时间不能恢复时,肠粘膜开始出现不可逆坏死,而后粘膜屏障丧失,最终发展为肠壁全层坏死。自发病开始到血管再通恢复小肠灌注的时间是决定是否出现肠坏死的重要因素。

  而我们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糖)、电解质和部分水分都在小肠吸收,一旦发生小肠的广泛坏死,即使能切除坏死肠管,暂时保住患者生命,剩余小肠的长度也不足以满足人体营养物质吸收的需求。术后会出现短肠综合征或严重的营养不良,最终会造成患者死亡。

  引起急性肠系膜缺血的高危因素有很多,常见的如高血压、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动脉粥样硬化、门静脉高压、肝硬化、全身血栓性疾病、近期腹部大手术病史、恶性肿瘤等。该病常见的症状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消化道出血,缺乏特异性的表现,而腹部体征又往往比较轻微,没有具有代表性的表现。

  “根据国内外指南统计,目前常用的化验指标也不能准确提示该病,很难做到早诊断、早治疗。”胃肠外科张鹏医师说道,“依托我院肠卒中一体化绿色通道优势,我们尽最大可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在既往接诊的30余位肠系膜缺血病人中,术后30天内死亡仅1例,远远低于该病国内外统计死亡率。”

  肠卒中绿色通道

  2019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急诊外科与血管外科、放射科、手术室建立肠卒中绿色通道,充分发挥我院一体化急诊外科、放射科可以随时开展肠系膜血管CTA检查、血管外科开通血管经验丰富、绝急手术通道的优势,将该病的接诊到手术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