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医院成长史
口述医院成长史丨从精准诊断到临床教学,稳步铸就医疗新高地
作者:尹洪芳 访问量:
27
2024-11

尹洪芳,主任医师,病理科主任。从事外科病理诊断工作30余年,擅长消化系统(胃肠、肝胆肿瘤及非肿瘤病变)、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乳腺疾病及肝移植等方面的病理诊断,为病理著名会诊专家。在全国及北京市十余个专业学术团体任常务委员及委员,例如:中国女医师协会第四届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分子诊断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等。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及科技合作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评审专家。负贡及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85篇(SCI最高影响因子25.9,发表于Nature子刊)。作为中国抗癌协会“CACA指南认证专家”,参与《子宫内膜癌师查和早期诊断专家共识》、《肝胆肿瘤分子诊断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肝内胆管癌病理诊断专家共识(2022版)》、《肝移植常见并发症病理诊断指南(2023版)》4部专家共识的编写工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采访实录

采访人:您当时是如何决定加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

尹洪芳:2014年,我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加盟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离开前,我是一名病理诊断医生,我基本上很明确每天要做的固定性的工作,很安稳。我有时在想,除了我眼下的发展,能不能趁着年轻再做一件事,比如组建我自己的团队,做一件有挑战性的事。当我有这样想法的时候,清华长庚正在筹备开业,而相对于其他的公立大医院来说,它又很有特色,比如管理模式等,相对来说就更吸引我。赶上这个契机,我最终决定加入清华长庚。当然这是一种双向选择,当时同我一起竞聘的不乏海外的专家,感谢清华长庚也选择了我。

采访人:您还记得最初加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时,让您记忆犹新的事吗?

尹洪芳:印象很深刻,入职前至少经历了七八轮的面试。第一次和医院正式谈,是和周月红老师,就给我留下很和善和亲近的感觉,沟通上很顺畅,这种第一印象很打动我。2014年4月11日,是我到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上班的第一天,和其他几位已经先期到位的医师坐在一个办公室里,但其实我心里是慌的,因为这是20多年来,第一次没有穿白大褂上班。打着手机上的手电筒到病理科工地看了一圈,300多平米的面积,没有窗户。入职后,除了到台湾林口长庚纪念医院进行系统培训外,我在病理科的工作就从规划科室空间分区开始,人员招募培训、科室布局与环境的问题,逐一落实解决,这些经历为我的职业生涯也更添了别样的一笔。

采访人:您认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尹洪芳:管理上,医院设置了经营管理部,十年时间里,我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和科室运营经理沟通很顺畅,因为此前我没有做过科室管理工作,在一些行政管理的事务上我并不专业,比如算账,或者具体评估一项新技术新设备引进的可行性,这些科室运营经理给了我很好支持以及站在运营角度以数据为支撑的评估意见。

采访人:请您结合病理科的业务,谈谈医院的发展?

尹洪芳:病理科在2014年12月11日发出了医院的第一例病理报告,正式开启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理历史,病理科的数据报告是对医院业务发展的最好见证。病理科从我一个人要出全院的病理报告,发展到现在拥有10个亚专科病理医师,这首先见证了外科的壮大和快速发展。从我们出具的病历报告数量上,开业第二年2015年的2000多份到2023年已经出了3万多份,可见我院的患者量的增加;开业运营的初期,我们的病理需要外送会诊,到现在外院的病理会到我院申请会诊,这见证了患者对我院公信力的提升。2024年,我们病理科派出了一位主治医师前往新疆支援医疗建设,我们已经具备了对外输出资源的实力。

采访人: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创业10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尹洪芳:这是我人生中非常具有挑战性的10年。要自己从头组建一支崭新的团队,从图纸上画起一个科室的规划,到最终把它变成转起来的业务线。再比如开业时,就我一个能出具病理报告的大夫,我要发全院所有的病理诊断,这对我也是挑战,当时的状态用“上蹿下跳”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现在科室里的4位年轻的Attending医师都是我手把手带出来的,教学相长。

在清华长庚我也学习到很多。比如我在开业初期就看到了很多独特的罕见的病历;再比如2022年,我们医院开展了首台小肠移植,这项手术在国内能开展的医院屈指可数,对于我来说也是个全新的领域,为了满足临床的需求——因为小肠移植后出现的症状到底是感染还是排斥,很大程度上依赖病理诊断,而如果出现诊断误差,治疗结果将是南辕北辙性的,所以在这台手术成功到来前,听到临床有这样的技术时,我已经开始跑起来,学文献、向同行取经。最终,病理没有给临床“拖后腿”。到2024年,咱们医院小肠移植手术成功且患者已经恢复正常生活的已有3例,这个战绩非常不容易,病理和临床相互成全。

采访人:您对医院未来的发展有着怎样的期待?

尹洪芳:病理工作讲求务实,所以我对医院的期待也是务实的,二期工程落成在即,我们病理科也将拥有一片新的天地,希望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地发展、稳稳地进步。希望未来能够申报病理住培基地,把临床教学开展起来,不负清华大学教学医院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