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肝胆内科门诊中,常常有患者因为发现自己“变黄了”前来就诊。在医学上,我们将这种身体颜色变黄称为“黄疸”。黄疸是身体发出的健康信号,可能提示体内存在某些代谢异常或疾病。
“黄”从何而来?
黄疸的本质是由于体内的胆红素代谢失衡引起的。胆红素是人体血管中红细胞衰老分解后的产物,正常情况下会通过肝脏转化后排出体外。如果这个过程出现异常,胆红素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导致皮肤、巩膜(眼白部分)甚至尿液发黄。
当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警惕:
皮肤颜色变黄 突然出现手掌、足底,甚至全身皮肤变黄。
巩膜颜色变黄 眼白部分呈现明显的黄色,这是黄疸较早且显著的表现之一。
尿液颜色变黄 尿液呈深黄色或浓茶色,尤其是在早晨第一次排尿时更为明显。
粪便颜色变浅 粪便可能呈现灰白色或陶土色,这是由于胆汁中的胆红素无法正常进入肠道,导致粪便颜色改变。
黄疸并非千篇一律
黄疸的常见类型有以下几种:
1、假性黄疸
表现:常见的情况是手和足黄,眼白颜色是正常,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如乏力、食欲不佳、厌油腻、恶心、呕吐这些症状),胆红素水平正常。
原因:可能与近期的饮食有关,比如过量食用富含胡萝卜素的食物或饮品等,例如:芒果、南瓜、桔子、维生素B等。这种“黄”不需要治疗,减少相关食物摄入后症状会逐渐消退。
2、体质性黄疸
表现:该情况临床较为常规,表现为体检的时候发现血总胆红素高和间接胆红素升高,皮肤和眼白部分颜色正常或稍有黄色,但没有任何自觉症状。同时体检的其他肝功能比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正常。肝脏超声正常。
原因:一种是Gilbert综合征。表现为轻度、波动性黄疸,总胆红素(TBIL)小于70μmol/ L,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在饥饿、用药、腹泻、情绪紧张、感染、妊娠或月经异常等情况下黄疸加重。第二为Crigler-Najjar 综合征II型,同Gilbert综合征表现相似,TBIL水平较高。一般不伴有肝脏的损害,通常认为是良性过程。以往称之为良性体质性黄疸。
但婴幼儿发病的黄疸Crigler-Najjar 综合征I型,常黄疸严重, TBIL >342μmol/ L,易进展为核黄疸,病死率极高。
此外仅表现为胆红素升高,而不伴其他不适及血液其他指标的异常的疾病还有Roter综合征和Dubin-Johnson综合征,这两种疾病的胆红素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需要基因检测后诊断。
3、肝胆疾病导致的黄疸
表现:通常表现为胆红素升高,伴乏力、食欲不佳、厌油腻、恶心、呕吐、尿黄;血液检查ALT、AST、GGT、ALP异常;超声肝胆、脾系统异常。
原因:可能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疾病相关,这种情况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导致肝细胞性黄疸;或胆结石、肿瘤、寄生虫等原因堵塞胆管,导致梗阻性黄疸。需要进一步就医明确。
4、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黄疸
表现:常为总胆红素升高,并伴有红细胞减少以及血红蛋白的异常,脾脏体积增大。
原因:考虑红细胞相关疾病,比如遗传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食用新鲜蚕豆诱发);获得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疟疾等都可能成为诱因。这种情况就诊医生做相关的检查进行诊断。
黄疸是多种疾病的信号,既可能是良性代谢异常的表现,也可能是严重肝脏或胆道疾病的结果。如果您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皮肤或巩膜发黄的情况,建议尽快就医,通过医生专业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早期发现和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