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外科部 - 神经外科 - 健康教育

从“紧箍”缠身到“斗战胜佛”:显微手术终结五十年头痛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9月20日电(神经外科 张培海)“手术醒来,整个脑袋好轻松!激动得一宿没睡,感觉重生了!”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一位头发斑白却神采飞扬的患者紧握着张培海医生的手,声音激动,“整整半个世纪啊,张大夫,我这头上的‘紧箍咒’,今天可算摘掉了!以后啊,我就是‘斗战胜佛’咯!”



1 患者出院时张培海医生留影


这句带着泪与笑的话语,宣告了一场长达五十年的漫长苦痛的终结。这位特殊的患者,自懵懂的四五岁起,便被一种如影随形的剧烈头痛所囚禁。本该无忧无虑奔跑嬉戏的童年,却充斥着难以言喻的头痛折磨;小学四年级时,剧烈的头痛甚至险些迫使他永远告别课堂。是家人不断激励和他骨子里那份超乎常人的坚韧,支撑着他踉跄着完成了学业,并顽强地踏入社会,坚持工作至今。


半世纪求医路,三十位名医难解“紧箍咒”

五十年,足以让青丝染上霜雪。这五十年,更是他辗转求索、遍尝艰辛的血泪征程。为了摆脱这顶“紧箍咒”,他访遍了京城各大权威医院的名医,前后求诊的专家不下三十位。厚厚的检查报告和影像片子,堆叠起来足有两尺之高,像一座沉默却刺眼的小山,记录着一次次燃起希望又无情熄灭的循环。头颅CTMRI,乃至更复杂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几乎当时能做的先进检查都已穷尽,结果却总是那句冰冷的“未见明显器质性异常”。

诊断的迷雾不散,治疗更是步履维艰。为了缓解这蚀骨般的痛苦,他尝试了几乎所有主流的神经性疼痛疗法:多次神经阻滞注射,效果如昙花一现;尝试过射频消融调节,疼痛信号依然顽固地叫嚣;甚至植入了神经电刺激器,期待用电流“压制”疼痛,最终也未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无奈之下,他只能长期依赖大剂量的止痛药物勉强维持日常,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胃病反复发作,身体在药物副作用下一次次发出警报。五十年的漫长煎熬,不仅磨损着他的身体,更是一次次挑战着精神的极限。


峰回路转处,“神经超声”锁定真凶

转机出现在病友的口口相传中。抱着最后一线希望,他找到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的张培海医生。与过往求诊经历截然不同的是,张培海医生并未急于开具一叠新的检查单,而是将问诊的重点,放在了极其详尽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上。凭借对头面部“神经解剖”的深刻理解和敏锐触觉,张医生通过细致的叩诊、触诊,精准地将患者的疼痛元凶,锁定在头皮下特定的浅表神经分支上。

随后的高频超声检查,为张医生的精准判断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影像学证据:超声清晰地显示,患者头皮下关键的浅表神经出现了显著的水肿、增粗,周围组织粘连缠绕,神经的正常结构已然紊乱——这正是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如反复的病毒感染后)或局部异常卡压导致神经病变的典型表现!困扰了患者半个世纪的“紧箍咒”根源,终于被精准揪出:是神经被周围如同“生锈锁链”般的炎性增生组织紧紧束缚、持续压迫所致!


显微镜下巧松解,五十年枷锁一朝除

病因既明,张培海医生团队迅速为患者制定了具体的手术方案——显微神经松解术。手术在高倍显微镜提供的清晰视野下进行。张培海医生手法稳而准,在患者发际线内精心设计微小切口,小心翼翼地分离头皮组织。当病变区域暴露在显微镜下时,触目惊心:受卡压的神经被灰白色的致密炎性组织像绳索般紧紧包裹、勒压,神经本身已因长期压迫而变形。

张培海医生运用显微外科技术,精雕细琢、抽丝剥茧,一点点地剥离、松解那些紧紧缠绕神经的异常纤维组织和粘连的筋膜,小心翼翼地清除掉压迫神经的“锈蚀锁链”整个松解过程如履薄冰,最终成功为备受折磨的神经开辟出自由舒展的空间。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出血量5毫升



2 张医生为病人在高清外视镜下手术


“斗战胜佛”归来,余生尽享自在

效果之显著,超乎所有人的预期。当患者从麻醉中苏醒,第一感觉便是“整个脑袋前所未有的轻松”!那顶如影随形、重若千钧的“紧箍咒”消失了。术后恢复期,折磨了他半个世纪的剧烈头痛如同潮水般彻底退去。紧绷了数十年的神经终于得以“自由呼吸”,随之而来的是久违的安稳睡眠和豁然开朗的心境。出院时,患者步履轻快,笑容灿烂,仿佛卸下了背负一生的重担。那句充满禅机与喜悦的“以后就是斗战胜佛咯”,道尽了他浴火重生后的无限感慨和对未来自在生活的无限憧憬。


张培海医生提醒:顽固头痛勿忘“神经超声

张培海医生指出,无论是这位饱受五十年折磨的患者,还是此前报道的十岁小患者,他们的经历都并非孤例。“大量长期、顽固的慢性头痛患者,如偏头痛、颈源性头痛、枕神经痛患者,耗费巨资做了各种昂贵的影像学检查(CTMRI等),却常常找不到明确病因,甚至被误诊为心理问题或偏头疼。”张培海强调,“殊不知,病根可能就隐藏在头皮之下那张精细的神经网络中。”

他解释道,枕大神经、耳颞神经、眶上神经等头面部分布的丰富浅表感觉神经,位置表浅,极其容易因各种原因受到卡压或刺激:

局部炎症: 如感冒等病毒感染后引发的神经周围炎;

肌肉筋膜劳损: 长期低头(手机、电脑)、伏案工作、不良睡姿导致的颈部肩部肌肉紧张僵硬,引发无菌性炎症蔓延卡压神经;

异常结构压迫: 局部增厚的筋膜、韧带、异常走行的微小血管等直接压迫神经。

这些卡压会导致神经本身发生水肿、脱髓鞘甚至结构改变,引发剧烈、顽固、定位明确的神经性头痛。


低头族高危!阶梯治疗是合理选择

张培海医生特别提醒,长期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伏案工作者以及颈椎病患者,是头部浅表神经卡压性头痛的高危人群。他建议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姿势,定时活动放松颈肩部肌肉。

对于确诊的顽固性神经卡压性头痛,规范化的阶梯治疗至关重要:

1. 基础药物治疗: 神经营养药物(如B族维生素)、抗炎药物、调节神经兴奋性药物。

2. 精准神经阻滞治疗: 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将抗炎、营养药物精准注射到神经卡压点,快速消除局部炎症水肿。

3. 射频神经调节术: 微创技术,利用可控温度射频能量,选择性地调节或暂时阻断传递疼痛信号的神经纤维。

4. 终极手术方案:显微神经松解术/神经切断术: 对于卡压严重、保守及微创治疗无效的患者,显微神经松解术是直接解除机械压迫、松解粘连、解放神经的根本性手段。对于少数明确无功能且病变严重的末梢感觉神经,选择性切断是效果持久的最终选择。

得益于医院长期秉承的“精诚、精准、精益”的三精医疗理念,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外科正致力于将显微神经松解等前沿技术应用于更多长期被“紧箍咒”困住的慢性头痛患者。从十岁少年到花甲老人,长庚神外精准医疗的力量正不断叩开通往无痛世界的大门,为无数饱受顽痛折磨的生命重启美好人生。那位自称“斗战胜佛”的患者,他重获新生的笑容,正是对医者仁心与精湛技术最有力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