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月2日电(神经外科供稿) 近日,一位被手指麻木、无力问题折磨了3年之久的患者,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脑神经损伤迎来了转机,经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张培海手术治疗,患者麻木无力等症状大幅减轻,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这位患者50多岁,热爱体育锻炼,每天都要进行器械训练和平板支撑,需要频繁屈伸肘部,3年前就开始出现手指麻木、无力的症状,起初以小指和无名指麻木为主,并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时间推移,症状逐渐加重,出现手部肌肉萎缩、无力,麻木范围也有扩展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连简单的日常生活活动都变得费力。
患者尝试过多种保守治疗方法,如贴敷膏药、服用止痛药物及针灸等,效果均不理想。后来,患者慕名来到我院神经外科门诊,张培海接诊后,通过专业的神经系统查体,考虑患者为“尺神经卡压所致的肘管综合征”。张培海为患者进一步安排了神经超声和肌电图检查,确诊了患者的病情。
张培海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
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张培海为患者实施了“肘管切开减压及尺神经松解前置”的治疗方案,手术中发现患者的尺神经明显受压变形并伴有水肿,显微镜高倍率的高清显示保证了神经减压充分,精准止血,降低术后粘连等风险,最大程度地提升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治疗,患者麻木、无力的症状明显缓解,手部抓握能力也逐渐恢复。
肘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正悄悄威胁着许多人的健康。肘管位于肘部内侧,尺神经从这里通过。当肘管内的压力升高或者尺神经周围的结构发生改变时,尺神经就会受到压迫,进而引发肘管综合征。这一疾病的发生,就像是给尺神经套上了“紧箍咒”,使其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
图2 肘部神经受压位置
肘管综合征的病因较为复杂,常见的有肘部骨折、脱位等外伤史,长期过度屈肘工作,肘部慢性劳损,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导致的肘管内炎症反应。其临床表现主要集中在手部和手臂。患者常常会感到小指、无名指尺侧麻木、刺痛,有时这种麻木感还会向上放射至整个手臂。病情严重时,手部肌肉会出现萎缩,导致握力下降,手指精细动作无法完成,如系扣子、写字等都变得十分困难。
图3 患者手麻范围示意图
在为这位患病3年的患者手术时,张培海医生发现其尺神经受压严重,局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性。手术中,凭借高倍显微镜的清晰视野,张培海精准地找到受压部位,解除对尺神经的压迫,并将尺神经前置到一个更宽松的位置,为神经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同时,这种显微镜下的精细操作,还能大大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让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保障。
张培海强调:“肘管综合征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关键”。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先尝试保守治疗,如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进行康复理疗、服用药物等。但如果保守治疗3 - 6个月效果不佳,就要及时考虑手术治疗。手术能够有效解除神经压迫,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预防肘管综合征,张培海给出了以下建议: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长时间过度屈肘,比如不要长时间趴在桌上睡觉,不要长时间拄着胳膊玩游戏、刷手机。在工作时,对于需要频繁使用肘部的人群,如工厂流水线工人、理发师等,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定时休息,每工作1 - 2小时,活动一下肘部,做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此外,选择合适的办公桌椅也很重要,要确保桌椅高度合适,避免肘部过度悬空或受压。在运动方面,适当进行一些锻炼手臂肌肉力量的运动,如手握哑铃做屈伸动作,有助于增强肘部的稳定性,预防肘管综合征的发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