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医技部 - 输血科 - 科室介绍


科室简介

输血科成立于20148月,20141125日通过北京市卫健委临床输血质控中心验收,完成《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输血科增项,输血科正式在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指导下依法开展工作。

输血科建置面积327m2,设置有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输血治疗室、储血室、发血室、血液处置室等。输血科仪器设备齐全、先进,配置有远程无人值守储发血冰箱系统、-30℃低温冰箱、2-6℃恒温储血冰箱、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血浆自动解冻仪、戴安娜全自动血型/配血系统、NEO IMMUCOR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全自动TEG血栓弹力图检测仪、多参数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流式细胞仪等仪器设备,涵盖目前输血主要检测系统。输血科专业学组建制完备,开展输血相容性检测、患者血液管理相关监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血细胞治疗性单采、自体储血等医疗服务,年发血量达3万单位,为患者提供安全输血治疗,满足临床输血相关实验室检测及教学、科研需要。

输血科配备有专业技术人员9人,其中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2名、本科6名。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马海梅为高年资正高级职称,是国内知名输血专家,担任中国女医师协会输血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输血医师分会委员等学术职务,承担输血科学科及科室管理工作,同时兼任输血科质量负责人。目前输血科所有人员均经系统输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

2017年起,输血科担任“昌平区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主委单位,引领区域输血技术服务高质量发展。

【科室团队】

图片1.png



【发展现状】

输血科现已形成了6个亚专业组:血型血清免疫学、输血治疗性单采、输血相关疾病实验诊断、精准输血策略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输血信息管理。

输血科开展有以下医疗服务项目:

输血相容性检测:ABO血型正、反定、抗体筛查、交叉配血Rh五分型、血小板抗体检测;

特殊检测:疑难血型鉴定、疑难抗体鉴定、疑难配血、抗人球蛋白实验;

新生儿溶血产前筛查:ABO+Rh五分型、抗体鉴定、血小板抗体检测;

血细胞治疗性单采:红细胞、粒细胞、干细胞、单个核细胞、血小板单采,去除性血细胞分离,血浆置换,去除性血脂分离;

患者血液管理监测:TEG血栓弹力图检测、多参数血小板功能检测、血细胞计数及参数分析;

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输血评估大数据分析、质控统计分析。

输血科建科之初就把质量控制工作放在首位,在医院品管中心的指导下,引入输血科PDCA管理模式:确立质量方针和质量标准→建立全面质控体系→确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SOP文件、记录文件四阶管理文件,引入台湾长庚体系输血全流程E化管理之输血信息系统,从输血申请单开立、标本抽取接收到输血检验、发血出库全部实现E化管理,确保了输血的安全、及时、有效。2015-2023年参加全国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全部A通过

输血科管理秉承医院医管分工合治模式,通过精细化医疗管理,为临床输血加入助推器,实现为临床提供精准、及时、有效服务的质量方针。2015-2023年红细胞用量累计达到61693单位,无差错及严重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输血治疗。

开院以来,输血科发表以医院署名核心期刊论文15篇,其中SCI论文2篇。2024年,医院作为主要起草单位、马海梅主任作为主要起草人的国家团体标准《医疗机构远程智能血液管理规范》发布。马海梅主任作为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专家共识2篇,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专家共识4篇。

输血科作为PI承担课题11项,横向课题15项。2023年院内青年基金立项1项。

输血科重视教学工作,承担输血相容性检测及器官系统教学之血液系统疾病的输血治疗等课程。日常工作教学化,营造科室的教学氛围。输血科自2016年起连续举办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每年承办北京市级和区县级继续教育项目,自2017年起每年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促进了输血相关学术、理论、技能的推广和提高,在输血业内具有很高影响和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