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人员
【报名名额】
医生:研究生1人,社会人1人;
治疗师:本单位5,外单位1人,社会人1人。
【报名时间】7月30日8时至8月8日24时。
【报名网址】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录系统 bjzyy.wsglw.net
进修人员
【招收进修人员条件】
1、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及康复医学相关专业临床医疗工作并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需要接受培训的人员;
2、进修医师需具备国家承认的临床医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进修康复治疗师需具备康复治疗专业国家承认的专科及以上学历;
3、进修时间:6-12个月;
【进修程序】
每年接收4次报名,报名先通过网上申请,并分别于1月1日、4月1日、7月1日、10月1日前报送纸质版资料,待审核通过后通知进修时间,进修报到时间每年2月21日、5月21日、8月21日、11月21日,学习考核合格后发进修结业证书。
【网上报名信息】http://www.wujiemed.com/index/studyDetail/2818
医院联系人:梁老师;联系电话:010-56118571;
科室联系人:付老师;联系电话:010-56119274;
邮箱:btchkjc@163.com
科室简介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自2014年成立,康复医学科由潘钰主任领衔,以神经康复、慢性肌骨疼痛康复、肿瘤康复为特色专业方向,拥有医产学研协同发展的优秀康复师资队伍,开展国内外前沿康复新技术,教学管理有序,理论和操作培训规范。以培养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六大核心能力为目标,向社会输出优秀康复人才。科室床位30张,诊室3间,有神经康复区、骨科和慢性疼痛康复区、儿童康复区、作业治疗区、言语治疗区、淋巴水肿治疗区、心肺康复区、理疗区、支具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包括上下肢和手康复机器人、ERP、步态分析、超声诊断仪、心肺运动评估系统、功能性电刺激、360训练系统、等速、平衡系统、tDCS、言语和吞咽治疗系统等。
指导老师包括4名主治医师,4名中级治疗师,具体实施教学各项工作,另医院科教处为科室设立教学秘书一名,专科行政助理一名,负责协调教学日常事务。科室目前有康复医师10名,外聘专家2名,现有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均具有三甲医院工作学习经验,专业方向包括神经、骨科、内科、肿瘤和儿童康复等。指导医师与培训对象比例2:3;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假肢矫形器制作师等共23名,中级以上职称康复治疗师4名,在培康复治疗师2名,指导老师与培训对象比例2:1;配备13名康复护士。科室人员中具有博士学历6名,硕士学历9名,博士在读1名,硕士在读1名。总体师资团队满足北京市规培基地的要求,指导老师与培训对象的比例合理。
科室业务特色:疑难复杂重症脑和脊髓损伤、慢性肌骨疼痛和骨关节康复、淋巴水肿康复、儿童康复等,开展超声引导下药物和肉毒毒素注射、PRP注射、脑机接口和康复机器人训练、综合消肿治疗等新技术。科室每年收治700多例住院患者和近万名门诊病患。2018年获批国家级康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GCP临床实验基地。6年来招收来自国内17个省市地区的30余名进修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培养约300多名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生,顺利毕业输送至全国各地。
图为科室全体合影
图为宽阔的康复治疗大厅
图为PRP注射与肉毒毒素注射
图为综合康复治疗及康复器械
图为近年进修医师与治疗师
根据国家和北京市康复住院医师培训要求,结合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康复教学培训经验,建立以“培养六大核心能力”为目标的康复住院医师培训体系。转变以往单一授课模式的教学方式,增加EBP病例讨论、读书会、教学查房、门诊教学、attending师资培训课、科研素养培训等,调动学员主动参与教学。康复医师培养涵盖康复评定技术、康复处方、病房和门诊病历书写、住院和门诊患者照护、教学能力培养、各类超声引导下注射技术培训(PRP、肉毒毒素、药物注射治疗痉挛、偏瘫肩痛、神经阻滞、骨性关节炎、腱鞘炎、肌腱末端病、滑囊炎、冰冻肩、颈椎病、腰痛、梨状肌综合征、骶管注射等)。理论授课包括康复基础知识、康复新技术、影像和超声等课程,全年教学培训130余场。定期进行教学考核和教学反馈,实现教学相长。每年组织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进修医师和实习学生免费开放。
图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和培训活动
图为近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图为进修医师进行病例汇报及读书会
目前在培训人员主要包括:
(1)R1-R5的康复医学住院医师
(2)全国进修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
(3)参加规范化培训的康复治疗师
(4)康复治疗专业实习学生
(5)清华大学医学院医学实验班八年制学生
(6)临床专业硕士生
(7)医学英才博士后
(8)医工交叉博士
康复医学科师资情况介绍
康复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负责人潘钰主任医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康复医学博士。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16年。在疑难复杂重症脑和脊髓损伤康复、慢性肌骨疼痛康复、淋巴水肿康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展经颅直流电刺激、脑机接口神经康复机械手、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等新技术。在全国率先开展康复机器人、脑机接口、超声引导下药物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注射、肉毒毒素注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等新技术,开发国际创新脑机接口踝关节康复机器人并投入临床应用。承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北京市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科委老龄科技服务能力提升项目、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研究课题、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个人项目支持,参与科技部十三五课题一项。发表SCI论文和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7部,申报专利10项。2019年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常委和神经康复学组组长、中国医疗保健促进交流会康复专委会肿瘤学组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理事和科普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及远程专委会常委、中残联康复评定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和脊髓损伤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学杂志》编委和《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编委、北京市科委项目评审专家和中国科技专家库专家,参加国家级重点专科、教育部成果、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特色临床研究等项目评审。
特聘康复专家许宏志教授,台湾长庚大学临床医学博士,目前担任嘉义长庚医院复健科主任医师和厦门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召集人,美国肌肉神经暨电学诊断学会会员,国际肌痛学会会员,美国运动医学学会会员。发表SCI论文40余篇,主持多项科研项目。目前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特聘专家,定期开放教学门诊。
徐泉,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康复工程专业在职博士,业务专长包括脑血管病、颅脑创伤导致的肢体瘫痪、言语吞咽障碍的康复;脊髓损伤导致的截瘫、四肢瘫的康复;骨关节退行性疾病、骨科术后功能康复;针灸治疗面瘫、慢性疼痛等。2018年7月前往美国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主导的“迈阿密计划”研究中心,学习脊髓损伤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目前主持北京市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项,主持北京市青苗计划1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研发课题、首都特色临床应用研究等研究项目,发表论文近10篇,学术兼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康复医学分会肿瘤康复学组秘书,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金陵康复医学教育联盟委员会会员等。
李欣,博士后,主治医师,九三学社社员。2001年、2004年和2015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分别获得康复医学理疗学专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2016年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工作,2017年至今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康复医学科工作,任主治医师,目前是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后。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科康复学组委员、华裔骨科学会骨科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远程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专业研究方向:脑血管病、脑外伤、脊髓损伤、认知障碍、情绪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擅长对于核心肌群控制训练、重复经颅磁刺激及生物反馈治疗有丰富经验。参与科研项目多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及国家863项目、北京市科委2018年度科技计划课题、北京市卫计委等项目多项。发表多篇论文,发表学术专著,参与编委1部。目前正在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诊疗智能辅助分析平台及临床应用”和“基于ICF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康复治疗规范研究”等研究。
杨绯,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专业为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目前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主治医师。业务专长:擅长颈腰腿痛、肩膝踝关节疼痛等慢性肌骨疾病康复,脊柱及骨盆的运动姿势评估与康复,脑卒中康复,运动损伤及骨科康复。在腰部疼痛、姿势评估、核心肌力训练及评估、肩部疼痛、膝关节疼痛、踝关节运动损伤等领域进行相关研究。主持院内课题1项,参与北京市级课题2项。发表核心期刊两篇。
孙小花,中级物理治疗师,康复治疗学硕士,专业特长:淋巴水肿康复、儿童姿势矫正、产后康复、骨关节术后康复、运动损伤、慢性疼痛(颈椎、腰椎、膝关节、足踝)评估与治疗、神经康复(脑卒中、脑损伤、脊髓损伤)。
张丽春,中级物理治疗师,中共党员。专业特长:从事神经系统损伤康复10年余年,擅长脊髓损伤后、脊髓髓内肿瘤术后出现的偏瘫、截瘫、四肢瘫疾病康复治疗;脑血管病、脑外伤、颅脑肿瘤术后、肢体功能障碍康复评价与治疗;核心肌力训练及评估;脑机接口技术(BCI)在脑卒中患者临床应用方面有丰富经验。
李颜杝,中级物理治疗师,专业特长:神经康复(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评估与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康复治疗。
邹丽丽,中级物理治疗师,专业特长:神经损伤康复,儿童脑性瘫痪康复,儿童运动发育落后康复,淋巴水肿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