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人民政协报专访董家鸿执行院长:要鼓励医生探索生命未知

作者:刘喜梅   发布时间:2016-05-25 期07版

  医学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它是用科学的态度和理论方法来治疗疾病,同时又从社会、心理、人文等多个维度去系统地关注患者健康。医学本身还是一个探索生命未知的过程,充满着显著的不确定性,其和所有的科学探索一样,可能有成功的发现,也可能一无所获。

  担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清华长庚)的执行院长之前,董家鸿就已经是国内外肝胆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之所以决定从解放军总医院离职来到清华长庚,也只是想成全自己创建一个国际一流水平的肝胆胰医疗中心的理想。

  可没想到,清华大学方面希望董家鸿来担任首任院长。担任院长之后,董家鸿的理想和关注不再仅仅是为了成全自己的理想,更多的则是关于医学和生命。“因为医学理想本身,也是为了改善更多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

  治疗病人比治疗疾病更重要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董家鸿和所有外科医生一样“迷恋”技术,因为高超的技术和医疗方法可以直接改变患者的病情。但迷恋并不能盲从,医学也不是只治病,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恢复病人的健康。

  “病人是病的载体,医者对病人的治疗,应该以恢复患者的全面健康为终极目标。”董家鸿说,对于病人重返社会的能力他一直格外关注,也一直在为肝移植术后患者积极呼吁。

  原来,很多接受了肝移植手术的病人,虽然术后已经恢复了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其各种社会行为能力也并不亚于正常人,可他们还是经常遭受医疗歧视,被当做“异类”或“残废人”,不允许担任领导职务,也不给予工作的晋升机会。结果患者治好了身体上的病,又患上了心理上的病。

  “有些外科医生习惯于拿着锤子四处找钉子一样,去寻找患者的身体异物并将之一切为快,这就陷入了技术的泥潭,容易导致过度医疗行为的发生。其实并非所有的身体异常包块都适用手术治疗,比如肝脏的良性血管瘤就不用切除。即使是对于某些复杂的肿瘤,如果手术本身未必能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帮助,这就没必要做。”董家鸿强调。

  董家鸿说,医学不同于一般的科学,它是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治疗疾病,同时又从社会、心理、人文等多个维度去系统地关注患者的全面健康。因而医生这个职业,就像上帝派来守护人们健康的天使,他们是为病人存在而不是为技术而存在,其手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让患者获益,所以医生不能丢掉人文精神的引领。

  要鼓励医生去探索生命的未知

  虽然不能陷入对技术盲目崇拜和滥用的误区,可是医学本身是一个探索生命未知的过程,充斥着显著的不确定性,其和所有的科学探索一样,可能有成功的发现,也可能一无所获,甚至付出失败的代价。不过,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能够轻易宽容科学家的失败,却难以宽容医生的不成功探索。

  “生命本身复杂且神秘,目前我们对生命的认识还极其匮乏,有很多生命的奥秘我们还不知道或者还不能确定。所以在诊疗的过程中,医生也需要不断去探索尝试、积累、总结,然后才逐步获得理论或技术上的突破。在这个寻求突破的过程中,医生既需要患者的支持和鼓励,也需要患者的宽容和理解。”董家鸿据此给记者讲述了清华长庚去年收治的一个病例。

  那是一个病情非常复杂的外科患者,在来到清华长庚之前就已经四处求医,经清华长庚手术之后,患者的疾病得到治愈,身体康复良好,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并发症。患者坚持认为医疗花费较高,并以出现手术并发症为由要求减免医疗费,这给医疗工作带来了很多困扰。

  “其实,最不想看到术后并发症的就是医生,但这并不能完全避免,医学有其局限性。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许多医院变相限制医生进行高风险的手术,以免医患纠纷,这是医学界的难言之隐,更是患者群体的悲哀。”董家鸿说,他在欧洲讲学时注意到医院鼓励医生挑战医学难题的理念并深受启发,现在以建立国际一流的卓越医学中心为目标的清华长庚,致力于解决复杂疑难疾病等医疗难题,因而鼓励医生挑战难题,收治复杂患者。现在清华长庚正在建立相应的绩效奖励机制,用以鼓励医生挑战医学难题。比如,调整绩效评分,如阑尾炎切除术得5分,肝移植手术则可以得到100分等。

  “当然,这种奖励机制,不是单纯地从技术角度考虑,而是从人文的角度即最终为病人健康带来的益处做综合的考量。毕竟,医疗的终极目的是解决病人的痛苦,实现病人和家属的利益最大化。”董家鸿特别补充。

  精准医疗是理念创新而不是技术革命

  其实,实现病家(病人和家属)利益最大化,也是董家鸿所倡导的精准医学理念的核心内容。

  与当前风靡的精准医疗概念不同,董家鸿对精准医疗的科学内涵有独到的理解:即借助科学的理念和范式,针对特定病患,正确选择和精准应用适应的诊疗方法,实现以最小医源性损伤,最低医疗耗费,让患者获取最佳健康效益的临床实践。这是一种理念创新,而不是一场技术革命。

  “现在只要一提到精准医学,人们几乎都会和医疗技术的革新联系起来,比如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其实这些都是单纯的治疗手段而不是系统的治疗方法。这种对技术的过度吹捧,可能会诱导患者也陷入对医疗技术崇拜的误区,这可能是可怕也可悲的。因为技术本身是把双刃剑,其可能给患者带来有益的治疗效果,也会给患者身体造成损害。”董家鸿介绍道。

  “要达到最好的医疗效果,一定是科学的诊疗技术结合完善的医疗服务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品质医疗服务需要医者在诊治过程中,倾注深切的人文关怀。”董家鸿说。

  高品质医疗服务需要专业的管理平台

  不管是诊疗技术的提高,还是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都需要专业的管理平台。

  作为台湾医疗系统的传奇,台湾长庚纪念医院在成立15年后,便超越台湾各大医学院附属医院,成为了台湾最大的医院系统,并导致医疗产业格局的根本性颠覆。作为台湾长庚的援建单位,清华长庚也将台湾长庚的众多管理理念引入其中,如:全方位整合医疗照护体系;全面实施信息化,提升效率和品质;将企业式经营模式导入医院管理等。

  据董家鸿介绍,所有这些管理理念,都是为了实现“医疗服务以病人为中心,医院运营以医师为中心”的目标。目前国内的多数医院在运营中多以行政为中心,病人围绕医生转,医生又要围绕领导转,医患双方都格外疲惫。在清华长庚,医院管理和医学管理分工明确且紧密合作,管理医院的是职业化团队,管理医学的则是临床专家,双方各取所长各司其职,共同创造了清华长庚的成绩———开业一年多来,清华长庚在22家北京市属医院患者满意度排名中位居第一,人均次均门诊费用为北京市平均费用的2/3,人均住院费用也较北京市平均水平明显降低。

  “其实,现代医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也是打造高品质医院的基础。作为北京市属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清华长庚期待能够总结更多示范管理经验,供兄弟医院参考。”最后,董家鸿笑言。

  记者后记:

  生命相托,永不言弃

  对董家鸿的采访,是从他不久前完成的一例门静脉搭桥(医学上称“Meso-Rex转流术”)手术谈起。接受手术的患者是一位来自香港的16岁阳光男孩小霆。手术之前,小霆已经度过了两年多只能吃稀饭之类流食的生活。

  原来,2014年在学校举办的一次探险活动中,小霆因骑车不慎,猛摔到2米多的深沟里,造成严重的肝破裂、肾挫伤等多发复合伤。在随后的抢救中,小霆已经休克,没有了血压,一场手术输了13000毫升血,最终把命保住了。

  虽然劫后余生,但小霆由于大量出血和止血造成凝血功能紊乱,门静脉内出现血栓。门静脉是连接肝脏与胃肠脾的桥梁,人体食入体内的所有养分,在经过胃肠消化和吸收,形成富含营养的静脉血后,都经过门静脉流入肝脏,然后经过肝脏的“深加工”,再转化成人体器官组织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小霆的门静脉血栓造成流入肝脏的主路断了,由胃肠和脾脏而来的血液只能“自主探路”,部分门静脉周边的毛细血管扩张起来,形成医学上所称的“门静脉海绵样病变”,小霆也因此随时面临着消化道出血的致命风险,吃饭也只能吃流食,也不敢回到他酷爱的球类运动中。

  此后的2年多时间,小霆和他父母跑遍了北京、上海、香港、日本等多地的多家知名医院,从专家到院士所给出的结论都是:门静脉这个地方不能碰。可患者和家长都无法接受生活在消化道出血致性命堪忧的阴影下,渴望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学业。最后,经由香港大学的一位院士推荐,小霆来到开业不久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找到董家鸿。仔细的综合评估之后,董家鸿认为可以通过“门静脉搭桥手术”,彻底为小霆解决病痛。

  为人熟知的心脏搭桥手术,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建立一条通道,保证血液的输送。门静脉搭桥的手术原理和心脏搭桥相同,不同的是,冠状动脉裸露在心脏的表面,而门静脉则是深藏在肝脏、肝十二指肠韧带或胰腺等腹腔组织脏器的深部。加之一旦发生门静脉海绵样病变,门静脉的周围就布满大大小小的迂曲静脉团。如何避开这些错综复杂、随时可发生破裂大出血的静脉团,找到架桥的近端和远端血管,极大地考验着外科医师的解剖知识、临床经验和手术技巧。目前,世界上能做这种难度极大手术的医生凤毛麟角。

  手术历经11个小时顺利完成。小霆的“桥血管”成功运转,血液流速稳定,源源不断地为小霆的肝脏输送生命必需的血液和养分。病房之外,小霆的母亲再次喜极而泣,她上一次哭泣是因为董家鸿在综合评估之后说出简单的四个字“收下他吧”。虽然只有寥寥的四个字,患者却已经期待已久。而这四个字,也是董家鸿最经常让自己团队动容的四个字。

  要说出这四个字,并非轻而易举。怀着建设国际一流水平肝胆医疗中心理想的董家鸿,所接诊的患者大都是疑难重症患者。有不少患者在找到董家鸿时可能已经被很多医院多次拒绝,生命仅存最后的希望,决定收下一个这样的患者,除了医学本身的挑战,还要承载诸多的压力,比如患者和家属的过高期望,以及万一手术不成功所面临的负面社会影响等。

  经常有人私下劝告董家鸿,说“您现在功成名就,没有什么手术能难倒您了,为自己的名誉着想,就不要再做那些复杂和风险较大的手术了”。每每此时,董家鸿总会想起导师黄志强院士教育他的话,“生命相托,永不言弃”,“治别人治不了的病,开别人开不了的刀”。这两句话,也是黄志强院士一直践行的从医理念。这种理念延续到董家鸿这里,是师道传承中对生命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也是董家鸿自己和他带领的清华长庚医院致力于挑战疑难重症的动力。

  出院时,小霆说他今后要学医,像董医生一样成为守护人们生命健康的人。董家鸿笑了,这是他作为医生所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他希望这礼物可以感染更多的医生,从而照亮更多患者康复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