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健康时报》刊登我院病理科科普稿件:病理报告为何不能“立等可取”?

新闻链接:《健康时报》 第17版  疾病防治▪癌症

发布时间:2018-05-29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理科 高国强 杨江辉

  一份肿瘤病理报告就像患者的一份“判决书”。病理诊断不仅可以判定肿瘤的良恶性,肿瘤的原发灶在哪?肿瘤是否需要切除?切多大范围?切得干不干净?是否需要继续扩大切除等,都要靠病理医生的诊断报告来决定。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该如何用药?需不需要放化疗等与预后密切相关的治疗手段,也要有病理诊断来决定。那么,为什么如此重要的病理报告,在患者看来总是来得很慢,不是“立等可取”呢?那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一、 标本的前处理:固定和取材

  简单来说,固定就是把新鲜标本放入10%福尔马林中浸泡。看似简单,其作用却至关重要,一旦做不好,在后续过程无法弥补。组织取下后应立即放入固定液中,大多数组织应固定24小时。

  取材就是按照检查的目的和要求切取适当大小的组织块,以供制片进行显微镜检查之用。一般要求大小1.5×1.5×0.2-0.3cm为宜,并详细记录取材过程,必要时对标本摄影存档。

  二、 标本的“化学加工”:包埋、脱水、透明、浸蜡

  包埋就是用包埋剂(通常为石蜡)将组织包埋成块的过程,只有经过包埋才能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才有利于切成所需要的厚度。石蜡包埋法是病理发展过程中最经典的包埋法,也是目前病理科最常用的包埋法。

  为了让石蜡进入组织,就需要进行脱水和透明。目前病理科常用梯度酒精来达到组织脱水的目的。之后需要一种溶剂既能与乙醇混合,又能溶解石蜡,以使石蜡浸入组织块,这种溶剂目前病理科常用二甲苯。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最后,组织浸入融化的石蜡,就完成了组织“化学加工”程序。

  三、标本的“手工加工”:切片、染色

  接下来就到了制片的关键过程--切片,切片要求厚薄均匀;平坦;无褶皱、折叠;无刀痕、裂隙、颤痕。切好的片子放入摊片机中,用载玻片捞起,沥水后放在展片机(烤片机)上烘烤,之后就可以进行脱蜡染色等处理。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是病理科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染色后组织细胞核呈蓝色,细胞质呈红色,便于诊断医师观察组织结构,提供诊断依据。染色后的切片用中性树胶封固,至此切片的制作过程就结束了。

  病理医师拿到切片后,在显微镜下进行仔细观察,一组标本,通常要看几十分钟,碰到有问题的还要看了再看。为了保证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凡是判定恶性活检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病理科要求必须双签,最终出具病理报告。所以自标本送检之日起,一般3-5个工作日发出诊断报告,如需进一部检查(如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等),则需再适当延长时日。

  病理报告,因为它至关重要,所以需要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