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生命时报》采访我院消化内科蒋绚主任医师、于旭彤医师:肠道既强大又脆弱

新闻链接:http://www.lifetimes.cn/listread/show_detailsmsbRead.html?articleId=5cf09d7a04a65e169cf29bab

发布时间:2019-5-31

  编者的话:从胃幽门到肛门,肠道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作为消化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肠道既强大又脆弱,它既有多重功能,又易受到多种疾病困扰。5月29日是“世界肠道健康日”,本报特邀消化科专家教您如何护好肠道。

  扮演五种角色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蒋绚介绍,人的肠道主要包括小肠、大肠两部分。从幽门至盲肠的一段为小肠,其第一部分就是十二指肠,这个特殊的名字来源于它的长度恰好相当于人的12个手指排列的宽度,十二指肠后跟着的是空肠和回肠。

  肠道的后半部分是大肠,可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三段。在盲肠的后内壁伸出一条细长的阑尾,其末端游离,一般长6~8厘米,内腔与盲肠相通。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分。肠道的作用并不单一。根据其作用的不同,它的身份也有所不同。

  厨师。我们的肠道像极了食糜加工厂,更确切的说是一条高效的流水线。食物在口腔和胃中进行“碾磨加工”的预处理后进入小肠。在这里,肝脏和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会与食糜混合,它们在小肠中被不断搅拌、推动。小肠不断挤压和搅拌由胃输送来的食糜,消化酶则像剪刀一样将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切割为可吸收的小分子营养物质,然后通过肠壁吸收入血液。最终,结肠将不可吸收的部分混合着肠道细菌形成粪便排出体外。这就是我们身体对所摄取食物的加工流水线。

  运输工。如果拿放大镜去仔细观察,小肠的表面就像天鹅绒一样,布满了细小的绒毛。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医师于旭彤介绍,假设把小肠的皱褶和绒毛完全展开,差不多有200平方米。之所以需要这么大的面积,是因为这些绒毛就是进行营养吸收的最小单位。如果消化道相当于流水线,小肠绒毛可以理解为流水线上的工人。它们将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从肠腔搬运到肠壁细胞内。

  清洁工。相比“排毒”,临床医生更愿意称之为排出代谢废物。所谓毒素,就是肠道在生理状态下产生的、不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和肠道中的细菌。大肠的任务主要是处理小肠中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吸收特殊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及矿物质,最后将食物残渣中的水分重新吸收,最终形成大便。

  警察。在我们的肠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我们称之为肠道菌群。从训练免疫系统到制造我们身体需要的维生素K,它们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虽然它们之中只有少数是不良居民,但也会给人带来困扰。因此免疫系统作为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守系统也驻扎在此,从而仔细分辨真正对身体有害的细菌,将它们清除,从而维持肠道菌群和肠道系统的稳态。

  指挥官。在肠黏膜中广泛分布着神经网络结构,它们是指挥肠道运动、吸收、内分泌、免疫功能的重要组成,故又被称为“肠脑”或“第二大脑”。大脑和肠道的互动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很多人紧张时就容易腹泻,心情抑郁时就没有食欲;相反,从肠道发出的信号也会影响大脑功能,特别是与情绪有关的下丘脑和杏仁核。目前大量研究已证实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的双向活动,其中肠道菌群是中间重要的一环。有研究证实肠道菌群失调与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相关。

  易得五类疾病

  肠道承担着很多重要角色,同样的,也会有很多疾病在这里发生。

  1.大肠息肉。大肠息肉是所有向肠腔突出的赘生物总称,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两类。如果息肉破溃会导致肠梗阻及出血情况,绝大多数结直肠癌都是由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演变而来,因此对大肠息肉还是要采取谨慎态度,如发现要及时切除。患者一般无症状,可能出现轻微或不典型的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另外还可能有便血、黏液血便等问题。

  2.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这类疾病虽然可在胃肠道任何部位发生,但一般多发于末端回肠和右半结肠。其中以18~30岁和7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患者虽然也会有腹痛、腹泻等问题,但症状更为严重,同时也可能合并有发热、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等症状。

  3.大肠癌。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常发生在直肠和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是一种生活方式病,及早发现、及早诊断是控制大肠癌的关键。排便习惯、粪便性状的改变。比如大便次数多、大便不成形、大便带血及黏液,有时患者会有便秘、腹泻、中下腹部疼痛等情况。

  4.肠梗阻。小肠问题以肠梗阻较为常见,可以分为三类:一种叫机械性肠梗阻,就是肠道被寄生虫、粪块、胆石、异物等阻塞,或者肠道某一部分粘在一起;第二种是动力性肠梗阻,常见于腹膜炎、腹部大手术、腹部感染引起的肠麻痹;第三种原因是血运性肠梗阻,是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肠管血运障碍,从而形成肠麻痹和肠梗阻。

  5.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因为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情绪波动大、自身压力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患者的腹痛症状一般与排便有关,如排便后腹痛减轻或加重等,那么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性较大。

  40岁后做肠镜

  正常人一般在40岁起就该注重肠道检查。大约80%的肠道病变发生在大肠,这对于医生来说是件“好事”,因为结肠的病变可以通过结肠镜直接观察到。

  从结直肠癌预防的角度,我国指南推荐50岁开始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如直系亲属患大肠癌、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溃疡性结肠炎者要更早进行筛查。

  对于近期有报警症状者,如便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形、消瘦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消化道的检查包括内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多种手段,根据不同的部位,消化内镜包括了肠镜、小肠镜、胶囊内镜、乙状结肠镜等。由于没有一种检查手段可以查出所有问题,也没有一种检查会100%准确。因此医生会根据年龄、症状、耐受程度的不同,建议患者选择相应的检查手段,从而综合分析进行临床判断。

  几个护肠建议

  对于健康人,平常应该积极维护肠道及肠道环境。1.合理饮食,建议摄入足量含有膳食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适量摄入含有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乳酪等,限制高脂肪食物;2.良好生活方式,保持合理体重、戒烟、戒酒;3.每天锻炼30分钟,促进肠蠕动。

  对于进行过肠道手术的患者,术后会出现暂时的肠道功能下降,建议尽早恢复肠内营养,遵从少量多餐、渐进式进食原则。即从清流食开始,逐渐过渡为半流食、软食、普通饮食。术后建议尽早下床活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恢复。( 记者   李  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