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北京时间》报道来自北京援鄂医疗队护士的声音

新闻链接:https://item.btime.com/f0ko750b0f790aa3h5fmbho2s1r&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page=1

发布时间:2020-3-8

  第六十篇:

  武汉“之行”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程丽娜

  2020年1月30日下午15:00-21:00,这是下临床的第一个班次,14:30开始穿防护服,15:00进病房接班,刚开始内心还是有一些害怕和紧张的,经过一道道门后我们进入病区,可能因为第一天上班的缘故,交接班很乱,护士站也很嘈杂,但是在刘淑珍护士长的协调下,我们最终分成三个组来管病人,一个本院的护士带一个我们北京的护士,我和他们本院的李芸老师一起,因为第一天,老师对我很照顾,每次做操作都带着我进去,教我怎么使用呼叫铃,怎么使用新患者入院评估系统、医嘱处理系统,我们医院是责任制护理,自己的病人自己处理一切,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他们有自己的主班老师专门负责医嘱,有药班老师专门配药,但是看不到医嘱,我心里没底,所以请老师教我他们的系统,老师很耐心,当然我感觉我也很聪明,教了一次就会了,嘿嘿。

  后来的时间里,甜甜姐一直在帮助大家,三个小时,我们收了十个病人,大部分都是平车送过来的,看到病人的精神状态,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看到他们痛苦的样子,我也没有办法,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安慰他们,给他们精神支撑,等待医生的医嘱,好赶快给病人用药,缓解他们的痛苦。

  在面对患者时,内心真是有了很大的改变,跟我第一次面对甲流患者一样,刚开始真是非常害怕,也不想去接触,后来看到病人,他们跟我们一样啊,因为这个病毒,他们也很无奈,但是他们依然积极接受治疗,也很配合我们的工作,让我很感动的一位老爷爷,他住在182床,这是个单间,我敲门进去给他送饭,老爷爷在和家里人打电话,看到我进去了,老爷爷把原本就戴着的口罩又紧紧的戴了一次,而且挂了家里人的电话;过了不到一分钟,老师让我去给老爷爷测血氧饱和度,我再一次敲门,同样的举动,老爷爷又做了一次,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我们的尊重,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暖暖的,真的谢谢他们的配合和尊重。

  21:30从隔离病房出来,脱掉一层又一层的防护服,手被汗浸透,一片苍白,里面的衣服也都是湿的,幸亏穿了尿不湿;出来那一刻,感觉身上扔掉了千金包袱,瞬间轻松很多。

  我希望春暖花开,病毒远离我们;

  我希望我们一起努力,尽快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希望好人一生平安,新冠肺炎的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第六十一篇:

  战地日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孙雪洁

  2020.1.30 武汉.晴

  今天下午即将进入隔离病房工作,上午与伙伴一起去沃尔玛进行最后一次的生活用品采购,一旦进入隔离病房,我们深知自己必须要自我隔离,不能随意出入,接触外人,中午小憩一会儿便搭乘14:00班车前往协和医院西院区进入战斗,进入12楼清洁病房后人生第一次穿上了纸尿裤,说实话真是羞涩,事实上进入病区后,大量的出汗,忙碌起来,并没有便意,穿防护服是件复杂的事,刚刚穿戴好,便透不过气,浑身冒汗,护目镜布满雾气,尽管佩戴之前内侧已经涂抹了一层洗涤液,仍然雾气蒙蒙,看不清楚对面事物,更认不出对方是谁,大家穿戴一样,辨认不出,伙伴们相互给对方防护服前后写上名字,以便寻找称呼对方。

  真正进入隔离病区,其实是忙乱的,与我们一同进入的还有协和本院的的护理同仁,他们来自不同科室,有的内分泌科室,有的手术室,与我们一样,对于此科室环境和工作流程均不熟悉,但是很快在刘淑珍护士长的协调统筹安排后我们进行一对一搭班,把病人分成三个小组,很快进入工作状态,我们最多的就是不断的为发热患者测量体温,帮助他们生活护理,按时给他们送药送饭,收治入院患者,测体温指氧,给予吸氧,能感受到病患的恐惧焦虑,不断的给予他们卫教,口罩戴好,不要随意出病房,有需要按铃,生活垃圾不要随意丢弃……危重患者不断的按铃,诉求自己的痛苦,一遍一遍进入病室安抚情绪,进入隔离病区3小时左右便开始出现头晕,张口呼吸,喘憋等缺氧症状,护目镜上的雾气形成水珠,不断的下流,口干,觉得最舒适便是洗手后的清凉,瞬间能凉快2,3秒,6个半小时的坚持,说真的,又累又饿又渴缺氧,眼睛完全看不清,一遍又一遍的两人核对,生怕有些许差错,21:30从隔离病区走出来,摘掉护目镜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摘掉口罩帽子看到自己的脸被汗渍泡的浮肿,脸上的勒痕触目惊心,看着镜中自己第一次觉得自己毛孔怎么那么粗大,皮肤怎么这么粗糙,嘴唇变得黑紫,真是丑爆了……我给自己留下一张自拍照,算是一个纪念,还有不断的病患收治住院,我们的工作日复一日进行,直至疫情控制,加油给自己,给队友,给武汉,给我们自强不息的民族!

  第六十二篇:

  战地日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孙姝妍

  2020.02.03

  最近热搜上好多关于武汉的新闻,我没有过多的翻看,有朋友从各个渠道看到了我在武汉的消息,纷纷鼓励我,安慰我也让我照顾好自己,他们觉得我很伟大,我让他们真实的觉得他们身边真的有逆行者,其实不然,第一次来武汉,我只是6万余名医务工作者的最渺小的一员,我们集结在这里,在武汉,只有一个最终的目的,只想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更快的控制住疫情!今天突然接到同学的消息,我们已经几年没有见面,这几年她成为一名教师,知道我来武汉,他跟我说想和同事一起给我们捐赠韩国94口罩500个,他说看到网上的消息,想做点什么,500个口罩不多,但是他满满的戮力同心、

  武汉的人们,别怕,我们来了,我们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共进退,共同见证胜利的曙光!

  心意,他说现在这么紧俏的东西不好买,自己也没有口罩带,但是自己不出门就可以了,想把他捐给医院,捐给去前线的你们!他说心疼我,瞬间泪目了,这是我来武汉一周为数不多的泪目,我笑笑反而安慰起她,让他不要惹我哭鼻子,我告诉他这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现在我有机会,武汉也需要我我肯定冲在前面!我很高兴,也很自豪!

  明天还是早起上班的一天,我要睡觉啦,我希望接下来所听到的都是好的消息,希望如期而至的不止是春天,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你们!我希望等到武汉重新热闹起来,我一定会再回来重新好好看看武汉这个城市,尝尝这碗热干面,看看武大的樱花和我曾经战斗过的城市!加油武汉!

  第六十三篇:

  援鄂周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徐甜甜

  2020-02-05

  不知不觉到武汉支援已经一周了,27号从北京出发仿佛在昨天,那天下夜班刚躺下就接到护士长的电话说:甜甜,真要去武汉了,你准备好了吗?你大概还有一个多小时间收拾一下到医院……我说好,给我一个小时。我的同事给我一个个拥抱;我的小伙伴把她那按人发的口罩默默地塞进我的背包。我笑着说,哎呀,我们只做我们该做的事,不过等疫情结束我回来后一定要宰你们一顿火锅……领导多次问我和家里人说了没有,我说打电话说了,他们支持我,但是妈妈哭了,怕我下夜班没休息好,抵抗力不够,一再地提醒我要防护好,每天和她视频聊天……

  到武汉之后,我们对口支援的是武汉协和医院西院区,投入工作之前常会有人问害怕吗?我就是感觉有点忐忑,毕竟SARS时期我还在上中学,紧张的感觉不明显。我怕工作流程不熟悉,怕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帮到病人,怕完成不好组织安排的工作……工作第一天的和协和医院的一位同仁一起照顾12个病人,体验谈不上好与不好,就是不没那么忐忑了,从刚开始的不熟悉到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流程,除了它是传染的,我们需要的做好隔离,做好防护,做好消毒等以外,似乎和我的日常工作没有太多的不同。为了防护,我们需要一层一层的穿防护服,把自己包的和粽子似的,这不仅是自我保护,也是对病人的保护,但着实会感觉憋得慌,护目镜起雾看不清,刚进去半个小时,我还在想会不会提前“阵亡”啦,不然那就尴尬了……第一天脱完防护服出来的时候,感觉可以自由呼吸真好。随后的几个班工作就越来越上手了。

  医院一直是上演人间百态的地方,让我们感动着、悲伤着、欣喜着、无力着……35岁的她,只能半坐卧位,用着高流量吸氧血氧饱和度在八十多波动,一边咳嗽一边双眼无助的问我她还能出去吗,能挺得住吗?我说六七十的老人挺得住,几岁孩子挺得住,为什么你35岁壮年就挺不住!你家里人还等着你回去,你应该想的是你肯定能回去,只是时间长短而已……絮絮叨叨的聊了好一会儿,她说帮我递两瓶水吧,我再喝点儿。我默默的替她打开矿泉水瓶,放在她手边,关上病房门出来。被隔离治疗的他们,我们应该尽可能的给他们鼓励,多一份信念多一份希望。

  昨天上班之前我的同事洁林敲响了我的房门,提着一兜子橙子跟我说,那位62岁的奶奶早上和她说吃饭没胃口,想吃点水果,但是家人也病了送不了,希望我帮她带给她。当我把那一兜子橙子给老人家的时候,一句谢谢我会带给我的小伙伴的。

  这是我第一次来武汉,看着白天空旷的大街,看着晚上写着武汉加油的大楼,我希望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共抗疫情,早日取得胜利。希望我离开的时候,我们可以不用戴口罩,三三两两,在路上,在校园,或慢悠悠的走着,或悠闲的骑着自行车,或在人山人海的商场购买喜爱之物。武汉加油(ง•̀_•́)ง!中国(ง•̀_•́)ง!

  第六十四篇:

  武汉战“疫”日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刘淑珍

  2020年2月9日,来武汉的第14天,我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援鄂医疗队其他2位同事跟往常一样进入病房,给患者分发早餐。这时一位阿姨看到我们防护服外面写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字样,突然特别激动地跟我说:“真是辛苦你们大老远从北京跑来帮助我们!如果没有这次疫情,你们在北京也能快快乐乐地度过美好的春节!真心感谢你们!......”

  隔壁的大叔忙说:“清华大学也派医生护士来啦,看来我们真的有救啦!”听完两位叔叔阿姨的话,我的眼睛开始模糊了,忙跟他们说到:“目前各个省市已派出多支医疗队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希望大家一定要保存体力,吃好喝好,增强免疫力,早日康复出院,共同见证胜利的曙光。”

  中午12点左右,听闻监护仪报警,我与同事迅速到达病房发现患者的指脉血氧饱和度下降至70%,开始出现烦躁、躁动不安、张口呼吸,查看吸氧条件氧浓度已调至100%,指导患者用鼻子吸气、闭嘴呼吸以提高有效氧的吸入,但是患者不能配合,指脉氧饱和度仍未见明显改善,立即通知医生。此时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安装好无创呼吸机为患者带上,慢慢地患者变得安静了,也能积极配合我们的指导,指脉氧饱和度逐渐上升至90%,喘憋的症状有所好转,顿时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付出总有回报!同时也赢得了与当班我们并肩作战协和西院医护人员的好评:赞扬我们在抢救过程中临危不乱、评估到位、技术过硬!

  图为刘淑珍与协和西院护士合影 图为战友们共同打气加油

  作为千万个援鄂医队一员,其实我们所做的只不过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而已,收获的却是武汉人满满的感激。我相信:不管是哪儿,全国人们都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团结协力、共同打赢这次抗疫的阻击战!

  第六十五篇:

  一封家书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姚洁林

  “我看不见你温柔的面孔,却看得见你美丽的眼睛。我看不见你甜美的微笑,却看得见你忙碌的身影。那被汗水浸透的衣衫,那被雾水打湿的护镜……”这是《天使的身影》中的歌词,也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今天是我来武汉支援的第十天,昨天立春,给老妈手写了一封信,老人家看完又激动的哭了。给我回复微信说:“你瞒我,你以为我不会看朋友圈儿,其实我新学的,我看见时你已经下飞机了。我哭着跟你弟说,她既然瞒我,我就装作不知道吧,我一夜没睡。你贫血,免疫力低,睡眠差,又是本命年,我实在不放心。不哭了,我支持你。我求观音菩萨保佑所有病人,保佑所有医护人员,保佑我女儿。”看完信息,我泪眼婆娑。回想过去的这一个月,由荆楚大地席卷至全国的无情病魔,让一个本该喜悦的新春佳节蒙上了灰色的阴霾,也让很多人放弃与家人团聚,选择逆行,驰援武汉,这其中就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灾难意味着难言的伤痛,但总要有人选择挺身而出,抗击疾病,守护一方土地,所以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从我来武汉的那天起,我们家的家庭群就爆了,各位长辈、兄弟姐妹都很担心我的安危,每天都会各种询问我的情况,他们觉得我是英雄,为我骄傲。但其实我很平凡,我只想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国家、为人民、为病人,做自己分内之事。医者父母心,不论医者年龄大小,也不论病人年长年幼,我们在照顾病人时,就像是在对待自己的孩子,对待自己的亲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希望他们能尽快的好起来。

  这次的新冠病毒传染性强,即便是三级防护的情况下,近距离接触病人可能也是很危险的行为。但现在住到隔离病房的患者病情都相对较重,大部分都生活不能自理,连最简单的喝几口水,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都是件很困难的事儿。但因传播问题,又不能家属陪住,所以除了常规治疗,我们最大的工作量就是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41床、42床的两位阿姨都是储氧面罩吸氧,但血氧也只有90%,还伴有发热,咳嗽,食欲差。41床的阿姨因燥热,总想用温水擦脸擦手,因血氧情况,稍一活动就喘憋的厉害,所以擦手擦脸这个我看似简单的动作对于她来说也是难上加难,我一遍一遍的给她换水洗毛巾,帮她擦拭,直到她觉得舒服了。42床的阿姨病情更重,发晚饭时,我看见桌上还摆着中午的饭,几乎未动筷子。询问后得知食欲差,吃不下。我劝导她说多少吃点儿,吃点就比不吃强,阿姨仍摇头,表示不想吃。我看着很是着急,也很心疼,更担心,为了能让她主动吃饭,我安慰她说,这个病很大因素是靠自己的免疫力来恢复,吃饭补充营养才能提高免疫力,才能康复的快。在我的一再劝说下,阿姨勉强吃了几口,虽然只有几口,但对于她来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协助她吃完饭,又给他倒水,吃药,测体温,做完这一套儿,已经小四十分钟过去了。虽然我知道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患者,风险很高,并且她们都有咳嗽症状,但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安慰而置她们于不顾,因为这是我的职责所在。41床的阿姨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感动的连声道谢,并问我叫什么?多大了?是哪个医院的?我只告诉他,我是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一名普通的护士,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阿姨激动的说,姑娘你对我们太好了,等我病好了,一定要去北京看你。我鼓励她,只要您积极配合治疗,咱们一定能战胜病魔。

  162床的阿姨也是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昨天我在给她做治疗时跟我说想吃橘子,我说可以让家属送来,我们给您拿进来。阿姨说家人也都病了,送不了。听到这儿很是心酸,这场疫情让无数家庭、亲人分离,甚至有的病人亲人已经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但我们怕打击到患者而不能告知。为了能让阿姨尽快吃上想吃的橘子,我下班儿后拿了一袋子,让晚班的同事捎给她。做这些只为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有亲人在旁的感觉。

  对于我来说,最特殊的患者就是131床,因为和我同龄,都是本命年。她是我第一天进病房照顾的患者,是个病危的病人,虽然年纪轻轻,却病情最重,面罩吸氧时血氧才80%多,不停地按呼叫器说自己憋气,憋的难受,并伴有明显的恐慌、焦躁、情绪不安,因为氧气已经调到了极限,该上的治疗也已经上了,我们再能做的就只有心理护理、积极的鼓励她,我跟他说我们俩同岁,我们还年轻,你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被病魔吓倒。其实她病情很重,但我为了宽慰她,跟她说病情没她自己想的那么重,是她太紧张了,让她放松,深呼吸,少说话,以免因说话加重缺氧。开始她并不能听见我的劝慰,我就跟她聊家庭,聊孩子,她说宝宝今年七岁,我给她鼓励,说宝宝还小,你不为别人,不会自己,为了宝宝也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宝宝还等着妈妈回家。第二天听同事说血氧已经能升到98%,听说昨天已经能自己积极的要求喝粥了,听到她病情有所好转,心里由衷的为她感到高兴。

  严冬必将过去,春天就在眼前。待春暖花开时,我定要登上黄鹤楼。“热干面”,“炸酱面”会与你携手共度难关。加油!清华长庚人。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第六十六篇:

  新冠状病毒感染下的武汉人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申晓敏

  监护室工作多年,我习惯将工作中的一些人、事、病记录下来,记录的过程可以让我更理性的分析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特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2020年1月27日貌似平凡的一天于我来说又是不平凡的,下完12小时一夜未眠的夜班刚睡下不到2小时,睡意朦胧间接到贺文静护士长电话:立即动身前往武汉支援。匆匆洗漱,电话简短报告家人后快速赶往医院集合。科室同事已为我们准备了大量可储存的食物及生活用品,甚至连指甲刀、一次性内裤这些细节东西都想到了,准备了。带着满满两大皮箱同事的爱心,带着各级领导的关心与祝福我们一行11人来到了武汉。

  经受过1天的培训及准备工作,1月29日我们开始进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西区战斗。患者大多数由外院转来确诊患者,为保证患者安全及工作顺利开展,转运集中在白天进行。护士6小时换一次班,为了避免中途上厕所、节约防护用品我们都自觉的带上了纸尿裤。接班时病房患者25人,班内6小时新入院10人,大多患者病情平稳,生活可自理,个别病情较危重,呼吸明显费力,使用储氧面罩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左右。他们没有家属陪伴,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只能依靠护理人员为他们解决需求。

  接班没多久一位患者按呼叫铃,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想要喝水,患者看起来很虚弱,我在床头柜及床旁转了一圈也没看到有暖壶和水杯,医院物资紧缺没多余的暖壶供给,正在发愁该怎么办,隔壁床患者说:“护士,能麻烦你帮我打一壶水吗?”我立即跟她说:“我给您打一壶水,您可不可以分给隔壁床阿姨一杯?”该患者犹豫了一下,我说:“我待会儿通知家属送生活用品及暖壶,到时候还您一个一次性水杯,行不?”最后同意了。大约1小时后,阿姨的儿子送来了生活用品,我让他放在门口立即离开,减少感染机会。他匆匆跟我交待:“我妈妈十几天前刚做完妇科肿瘤手术,身体还没有恢复,请你们一定要多帮忙照顾......”手术创伤、机体免疫力低下,再加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我用专业知识快速判断着患者预后可能会差一些或者病程要更长一些。将生活用品送到病房,我把物品大致整理了一下,告诉她什么东西放在什么位置。离开前我说:“阿姨,我给您倒杯水吧,您得多喝水”。阿姨说:“不用,护士你快出去吧,我喝的时候自己倒,非常感谢你照顾我......”阿姨很虚弱,却还顾及着我担心被传染。

  善良而又饱受病毒侵袭的武汉人啊,对于疾病我们能做的少之又少,但请让我们帮助你们做一些能做的、该做的,就算作我们对你们的一种鼓励、一种支持。你们一定要挺住,愿你们早日康复,我想看到你们走出这间病房时绽开的笑颜,想见到你们经历生死考验后与家人重逢时的样子。加油武汉人民,加油我善良的的阿姨!

  第六十七篇:

  战疫随笔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朱晓萌

  翻看了一下日历3月5日,我们北京援鄂医疗队来武汉已经39天了。39天,在隔离病房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39天,在夜深人静想家的时候,又显得度秒如日......

  我们穿着几层厚厚的防护服在病房里穿梭,身上的汗湿了干,干了湿。每每帮病人翻身、换床单位后,都有种想摘掉口罩深吸一口气来缓解此刻的喘憋感。戴上护目镜严重影响了视线,在执行各种穿刺时就很困难,但是值得我得意的是不论是留置针、静脉采血、动脉采血,全部都是一针见成功。

  我们辛苦吗?我们很辛苦。但是,当我看到口罩下病人那一双双求生欲极强的眼睛,当我看到有的病人得知自己的家人也因此病毒去世的掩面痛哭,当我看到有的病人被病魔折磨的奄奄一息,我真的是受不了,我们的辛苦跟这些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我们唯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做的多一些,再多一些。。

  我一直都是个开朗乐观的人,这与我父母有很大关系。因为从小到大,无论是上学时,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爸爸妈妈都特别理解我,从来不给我制造各种压力。这次能来一线,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回想来武汉的那一天,刚接到通知,心里就犹豫着要怎样告诉父母,在上飞机的前一个小时还是给妈妈打了电话,她先是很震惊,然后又是各种嘱咐,印象最深的是,我妈说:“去吧,这是报效国家的时候,要是你不去,他不去,大家都不去,国家可怎么办啊?”我知道她是在安慰我,也是在安慰她自己。出来工作,一年多没有回家了,春节值班,本来打算回家陪父母过正月十五,也没能回去。妈妈爸爸,等到疫情结束,咱们再一起过个新年。

  每次给病人发饭送饭的时候,我都不禁要感叹一下我们国家的伟大和善良,每顿饭都是四个菜,有荤有素,还有饭后水果和牛奶,不仅让病人能吃饱,还能吃好,敢问哪个国家能做的到?!

  短暂的寒冬抹不掉世间的诸多美好,疫情纵然无情,爱却常驻在身边。我们相信,冬去春会来,阴霾褪去,又是满目的莺飞草长,百花争艳!小伙伴们,待我凯旋而归,我们再一醉方休!

  责任编辑:孙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