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健康时报》刊登路桂军主任文章:爱折腾的老人可能有心事

新闻链接:《健康时报》2021-3-19 第10版

发布时间:2021-3-19


  每个人一生中都不可能避免会面临死亡,不管是亲朋还是自己。但生活中人们谈死色变、生命教育的缺失,让生死两相憾的例子总是出现。我做了二十多年的安宁疗护和生命教育,见证了太多的死亡,也见证了太多爱。

  “我不想一个人孤单地走,所以我就天天喊老头”

  我有一个微信群,群名叫“抱紧我”。我发现很多人在生命末期都是孤独的,希望能够被抱紧,被紧紧拥抱。

  其中有一位患者是北京某所高校的教授,一位老太太。她患病之后还能走动时,经常到我的科室来看病。之后随着病情加重,她没有办法来医院看病,都是她儿子过来找我开药。有一天,他儿子对我说:“路老师,希望你去我家看看我妈妈。我们家现在简直就是一团糟。本来我妈妈病重,全家已经很难过了,现在家里全是悲观、愤怒的情绪。”他希望我去看一下,究竟是病情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出了状况。

  我因为工作比较忙,拖了几天才去探望这位患者。当我走进她居住的小区时,发现老太太的丈夫在门口站着。他一看到我来了,立马过来拉着我的手,对我倾诉起来。

  “现在家里一团糟。我已经76岁了,也一身病。自从我老伴生病之后,我一直悉心照顾她。现在,我这把老骨头快被她折腾死了。我相信再熬两个月,她不死,我都会死在她前面。”老头一边抱怨着,一边带着我去他家。

  “为什么会这样?”我询问着。

  “你不知道,她把人折腾得......渴了,给她倒杯水嫌太烫,要凉一凉;一会说被子漏风,要盖一盖;想小便,尿不出来,要等一等;腿被憋胀了,要捏一捏。事多得,五分钟都不让人安心。”老头告诉我,他现在血压也不稳定,睡眠也不好,老是担心自己的身体也会垮掉,到最后还照顾不好老伴。

  一边说着,我们也走到了老太太的家中。

  我问老太太:“您现在情况怎么样?”

  “特别不好,感觉很糟糕,我估计是到了该走的时候了。”

  “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我的一些同学早都走了。最近两天,我感觉他们又都活了,他们都在跟我打招呼说话。我现在阴阳不分,是不是该走了?”

  听完之后,我明白了。这其实是一种谵妄。我问她:“你害怕死亡吗?还有什么愿望吗?”

  她说:“路大夫,我不想一个人孤独地走,所以我就天天喊老头。渴了,让他给倒杯水;想小便,让他放个盆......”

  她说的与老头上楼前跟我讲的一模一样。老头搬了一个马扎,就坐在门口。听到这里的时候,老头双手捂住脸,掩面而泣。

  老头送我出门的时候,对我说:“这一辈子总觉得两口子特别恩爱,她怎么这点事我都没读懂呢,还在不停地抱怨。”

  “我知道我快走了,我必须跟你告别”

  与遗体告别相比,我觉得更由意义的告别是生前告别。

  我在九三学社的一个朋友曾告诉我,她接到了一个身在美国的闺蜜打来的电话,让她既感到难过,心里又特别温暖。

  她的闺蜜56岁了,患上了某种肿瘤,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打电话给我的这位朋友:“这个电话打得有些仓促,但是我特别想跟你说句话。我患上了肿瘤,没有多长时间了,估计就在这个月了。咱们这一辈子,从小一起长大,彼此相知,相互提携了这么长时间。我必须跟你告个别,你要保重自己,多检查身体。”

  两位老友在电话中回顾了童年成长的点点滴滴。我的朋友既感到温暖,又特别伤心。她甚至冲动地想马上买一张机票飞去美国看看老友。她还告诉我,如果没有这样一通电话,而是被通知直接去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话,她一定会非常难过。但是现在这通电话里,她们二人进行了生前告别,她真正释怀了。

  后来,她对我说:“这通电话特别有意义,如果有另一个世界,我希望她在那边等着我,我们依然是好姐妹。我也嘱托她:‘你要记得我,来世我们还要建立联系。’”

  生命教育的真谛:

  不怕死、不等死、不想死

  从接受者层面,死亡教育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呢?我从患者那里领悟到了真谛。

  他是一位老红军,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已经九十多岁了,罹患三种肿瘤,身体状况还说得过去。他经常找我开药,精神状态非常饱满。

  我问这位老爷子:“您年龄这么大了,还患有三种肿瘤。在这种情况下,依然能够与医生配合得这么好,没有任何悲观厌世情绪,能告诉我您是怎么调整心态的吗?”

  老红军笑了起来:“你是不是看我这么大岁数了,得了三种肿瘤依然活的乐乐呵呵,少心没肺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连忙解释道。

  “我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我就是告诉自己三句话:不怕死、不等死、不想死。

  第一个不怕死,我经历过好几场大的战疫,身边的朋友、战友一批一批倒下去,我的同龄人去世的也不少了。我今年九十多岁,甚至有一些晚辈都不在了。我在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比在这个世界的还多,我有什么好怕的?我不怕。

  第二不等死,虽然我的使命已经完成了,退休了,我的儿子都退休了,但我的孙子还有事业呢。我人生的工作基本上做完了,但是我后来又上了老年大学,现在国画课很快就要结业了。我每天都有事情要做。所以我不等死。

  第三不想死,你看我这把年纪了,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但是我还没有吃过哈根达斯呢,我还想去尝试这些新鲜的东西。”

  我觉得老人家的话虽然朴实,却道出了我们从事生死教育的真谛,就是要让患者从心底“不怕死、不等死、不想死”。

  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一定涉及人生更长尺度上的成长,他经历了人们内心的思考,但其实最终还是自己说服了自己,而不是被医护人员说服。这个说服的过程从头到尾贯穿着你对人生的理解。

  摘编自《见证生命,见证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路桂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