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世界肝炎日】北京日报发表我院靳婕华、黄缘医师署名文章:爱吃“半生不熟”?当心戊肝找上门!

新闻链接:https://bj.bjd.com.cn/5b165687a010550e5ddc0e6a/contentShare/5b1a1310e4b03aa54d764015/AP64bfb328e4b0285efd6cf15e.html?from=appMessage&timestamp=1690509745174

发布时间:2023-7-25

受访专家:靳婕华  黄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为了追求新鲜口感,很多人喜欢食用生鱼片、生腌食品;涮火锅时“以防太老”吃没涮熟的海鲜、肉片、动物内脏;炒猪肝时缩短爆炒时间以维持嫩滑口感……殊不知,这些行为可能增加罹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风险。

  我国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今年发布了最新版《戊型肝炎防治共识》,在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请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内科医师靳婕华、黄缘来介绍一下戊型肝炎的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1)戊肝成肠道传播型肝炎首要病因

  提到病毒性肝炎,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乙型肝炎,但其实不止于此。病毒性肝炎家族由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组成,其中,只有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是通过粪口传播的,而有数据显示,戊型肝炎发病率及病死率已连续11年超过甲型肝炎。

  回顾历史,1955年至1956年印度洪水泛滥,流经新德里的亚穆纳河水被城市污水污染,导致约10万人感染不明肝炎病毒。1978年至1979年,印度克什米尔再次出现肝炎流行,约52000人感染、1700人死亡。研究者调查分析发现,这两次肝炎均为水源播散,经血清学诊断,将其命名为“非甲非乙型肝炎”。1989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国际非甲非乙型肝炎和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学术会议上,专家正式将经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命名为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而在此之前的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我国新疆地区的和田、喀什和克孜勒苏三地就因戊型肝炎流行累计感染119280人,致死705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事件。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有2000万人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其中约有330万人会出现症状。2015年,全球约有4.4万人因戊型肝炎死亡,占病毒性肝炎死亡人数的3.3%。

  目前,戊型肝炎已成为我国肠道传播型肝炎的第一大病因。据中国疾控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至2021年,我国年均戊型肝炎报告发病率为1.95/10万,其中48.71%的患者年龄在45岁至64岁。

  (2)病毒传播主要由饮食污染引起

  大家可能觉得,戊肝是个“冷门”的肝炎,几乎没什么印象,但事实上戊肝不仅一直存在,我国还是该病的高发国家。2010年至2019年,我国每年的戊肝发病人数在23682-29202人之间。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是我国的乙类法定传染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饮用水、食物等污染形成的粪—口途径传播,可导致急性、慢性肝功能衰竭。戊型肝炎病毒基因1-4型与人类患病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HEV-1、HEV-2主要分布于发展中国家,常因水源污染造成大规模流行;HEV-3、HEV-4主要分布于发达国家,人畜均可感染,多因食用未煮熟的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动物的肉类或贝类引起。

  在我国,戊型肝炎病毒最常见的基因型为HEV-1和HEV-4,进食半熟的肉类、海产品,或摄入被污染的饮用水、水果,或接触病毒携带者的排泄物,均可能被感染。有研究者统计,我国养殖场的猪群中普遍存在戊型肝炎病毒抗体,在生猪肉制品中,猪肝的戊型肝炎病毒检出阳性率较高,所以在烹饪时应特别注意食品安全。此外,戊型肝炎病毒可以污染水源,进而污染生活在其中的贝类。我国研究者检测了环渤海湾贝类的情况,发现每千克贝类的戊型肝炎病毒阳性率为17.5%,其中阳性率最高的是毛蚶(28.2%),其次为泥蚶(14.3%)、花蛤(11.5%)。

  除上述粪—口传播途径外,与戊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输入含有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以及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过程中,均可传播戊型肝炎病毒。

  (3)肝病患者合并感染或有性命之忧

  现阶段,戊型肝炎防控的主要难点是诊断不足,这与患者大多无症状、医疗机构对戊肝的重视程度不足、相关筛查检测较少均有关系。

  从临床经验来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平均潜伏期约40天,大部分人感染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仅有轻度肝功能异常,多能自行康复,病死率较低。但仍有5%至30%的患者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0.5%-4%的患者可能发展为急性肝衰竭,老年人、孕妇及存在基础肝脏疾病的患者容易有生命危险。

  急性黄疸型肝炎分为多段病程:前10天称为前驱期,患者多表现为全身不适,包括乏力、厌油、恶心、呕吐、发热;接下来的2—4周进入黄疸期,患者出现皮肤黄染、肝区疼痛,尿色加深为暗褐色;黄疸逐渐消退后,进入恢复期。另有部分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黄疸会持续1个月以上,表现为胆汁淤积型肝炎,同时皮肤瘙痒、周身乏力、尿色加深等症状也更为显著。

  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慢性肝病患者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可能进展为重型肝炎,病死率显著增高。其中,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病死率高达20%-25%,并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增加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的风险。超过60岁的戊型肝炎患者称为老年戊肝,由于老年人肝脏合成、分解及免疫功能均有所减退,感染后病程更长,且并发症较多,所以死亡率也更高。

  对于患有基础慢性肝病,如慢乙肝、酒精肝、脂肪肝的患者,由于本身存在肝脏基础疾病,合并感染戊型肝炎可能会加剧病情进展,易导致急性肝衰竭。一个现实情况是,我国乙型肝炎流行范围较广,若再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对患者而言如同火上浇油。有研究发现,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感染戊型肝炎后会出现更严重的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异常,出现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的几率明显增高。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戊型肝炎病毒主要感染肝脏,但部分患者在感染后还可能出现肝外损害,如脑炎、甲状腺疾病、心肌炎、胰腺炎、肾炎、血小板减少、贫血等。所以,不要因为大数据显示很多戊型肝炎患者症状较轻,就不重视这种疾病,若因为个体差异自己不幸成为症状较重的那部分患者,可是有性命之忧的。

  (4)三招避免病从口入

  疾病的防治重在“防”,预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

  1.管理传染源:患者居家隔离做好消毒

  急性戊型肝炎患者应居家或住院隔离至发病后3周。具体来说,居家隔离的患者应单独使用餐具,尽量使用独立卫生间。患者使用过的餐具应用开水煮沸15-30分钟,穿过的衣物应使用250mg/L-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所接触的物品表面应用1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剂消毒。原则上,患者的排泄物或呕吐物,也需使用200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溶液浸泡消毒2小时。处理患者的呕吐物及排泄物时,应佩戴口罩及手套,然后彻底洗净双手。

  2.切断传播途径:贝壳类、猪肝等确保熟食

  戊型肝炎病毒对热敏感,充分烹饪食物可使之灭活,但不同研究发现灭活该病毒所需的温度及时间存在差异。有研究发现,含有戊型肝炎病毒的猪肉制品加热至71℃以上,维持5分钟,病毒仍具有传染性,加热20分钟方可使之彻底灭活。另外,水加热至100℃,沸腾10分钟也可使之灭活。戊型肝炎病毒有4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不一,安全起见,日常生活中尽量饮用开水或凉白开,避免食用来历不明的用冰块制备的饮料。食物烹饪过程中,注意做到生熟分开。与普通食物相比,贝壳类海产品及猪肝等动物内脏的戊型肝炎病毒阳性率较高,应确保煮熟后再食用。

  3.保护易感人群:建议接种戊型肝炎疫苗

  感染过戊型肝炎病毒的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抗体,但该抗体的保护性和保护期尚不清楚。对于16岁以上戊型肝炎病毒感染风险较高的人群,如长期接触动物的畜牧业工作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从业者、集体生活人群,及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可能病情较重的慢性肝病患者、育龄期妇女、老年人等,可根据0-1-6月间隔接种3针戊肝疫苗,预防感染。全球首个戊型肝炎疫苗已于2012年在我国获批上市。在一项长达4.5年针对11万名受试者开展的长期随访中发现,接种戊型肝炎疫苗后,接种组发病率为0.3/万,对照组发病率为2.1/万,疫苗保护率为86.8%,具备良好的长期保护效果。

  目前,尚无针对戊型肝炎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好在大多数急性戊型肝炎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主要采取的是对症支持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有食欲不振、厌油腻、疲乏无力、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特别是老年人、孕妇、慢性肝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药物的患者,明确病因尽早治疗才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