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清华长庚多科联合救回88岁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

  清华长庚医院2月20日电 电影里“再晚送一会,病人很可能有生命危险”的桥段每天都在医院里上演。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SMAE)——医疗里一种极容易误诊而致死的外科急症,就是可能引发这种桥段的一位“主角”。

  近日,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胃肠外科急诊收治一位88岁高龄的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胃肠外科联合血管外科、放射科、麻醉科、手术室及ICU,成功完成抢救。目前患者已可以下床散步,逐步恢复肠内营养。

  肠系膜上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前壁,主要功能为向小肠供应血液。一旦发生栓塞,将直接导致小肠及升结肠缺血坏死,弥漫性血栓导致凝血异常,经广泛肠切除后,导致“短肠综合征”,术后面临“肠衰竭状态,”,不得不依靠肠外营养静脉输液维持生命。该病死亡率高达70-100%。

  此患者因急性腹痛到北京清华长庚院医院急诊就诊,胃肠外科会诊初步判断为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其后紧急行肠系膜血管CT重建(CTA),确诊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在胃肠外科主任李元新教授的指导下,蔺宏伟副主任医师联合血管外科赵克强医师立即开展“绝急刀”手术。术中探查,整个小肠苍白冰冷,部分近端空肠已因缺血坏死而变成黑色,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完全被血栓堵塞。赵克强医师快速显露肠系膜上动脉,阻断血管,利用Fogarty取栓导管取出动脉主干及分支内的黑色血栓。随着血流恢复,大部分肠管很快恢复了红润的色泽和正常的温度。经过1小时的等待观察后,蔺宏伟医师将彻底缺血坏死的小肠切除。

  

  上图为术中切除的小肠及术后体外造口

  “剩余貌似完好的小肠,在数小时后仍可能再次出现血栓缺血坏死。”李元新指出,如果此时即进行肠管吻合,一旦再次出现肠管坏死,吻合口深藏于腹腔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观察,导致吻合口瘘将再次给患者带来致命打击。因此,蔺宏伟医师将剩余肠管直接拉出腹腔做临时造瘘,避免了吻合口瘘的风险,并以此为“窗口”观察剩余肠管的血液供应,一旦再次出现缺血坏死,随时实施二次手术。术后三天,局部坏死粘膜脱落后,造口红润,排除了继发血栓的可能性。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顺利度过危险期,目前已经可以下床活动,逐步恢复肠内营养。

  李元新强调,急诊外科急腹症的诊断治疗依赖多学科团队诊疗。在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疾病抢救上,必须进行规范化的外科处理,彻底取栓,血管重建,积极抗凝,遵循“损伤控制”理念。如果病情危重,必要时实施腹腔开放技术,肠管外置肠腔开放减压,避免肠瘘的发生,提倡计划性二次手术,后续积极预防控制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肠营养支持技术,病情平稳后,择期消化道重建。这些都是能够成功诊治该病的关键。(胃肠外科供稿 编辑韩冬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