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获批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项目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11月14日电(通讯员 杨森)近日,北京市自然基金委公示了202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拟资助项目名单,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共3个项目拟获批立项“2023年度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前沿项目”。

我院高度重视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组织工作,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科研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项目申报工作,并围绕科研项目申报开展了多维度的培训课程,努力提升我院科研项目的申报质量,希望能根据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价值科研、有组织科研为重点,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项目一: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经导管主脉辩置换术智能诊疗模型及辅助系统的研究

随着人口老龄化,主动脉瓣狭窄(AS)成为第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现有技术不能完成主动脉瓣膜高精度重建,无法根据每位患者病变特点,实现个性化诊疗。本项目将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纳入既往 TAVR患者的各类医学影像多模态信息,通过机器学习方法建立主动脉瓣及周围结构的动态高精度三维模型,同时,基于支架物理性能模型,构建TAVR术前、术后三维虚拟仿真系统,根据个体解剖情况,结合支架物理模型,预估手术风险和难度,优化治疗策略,并实现临床应用。

图片1.png

薛亚军,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擅长冠心病、结构性心脏病及高血压的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及高脂血症的诊断与治疗。科研重点在冠状动脉微循环机制研究及心血管智能诊疗辅助系统研发,以第1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主编及参编论著8部。先后承担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基金、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清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跨学科专项课题、北京市属医院科研培育计划等项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高层次公共卫生技术骨干人才,曾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CSC)第二届“中青年心血管病学菁英-临床技术创新奖”,国家级发明专利2项。


项目二:功能传感一体的树脂基智能骨植入物系统制造关键技术研究

长骨骨折及骨折不愈合是临床常见难题,骨折及植入物的生物力学环境对医生判断骨愈合状态有重要指导意义。现有金属植入物存在与骨组织刚度失配,基于金属植入物设计的有源传感器存在有效工作体积过小、传感器实时监测困难等问题,且电路结构复杂,存在体内泄露风险。

为解决该问题,本项目研究传感功能一体化的关键技术,在项目组及合作单位现有基础上设计树脂材料植入物,采用多自由度激光加工方法在骨植入物的应力集中部分原位加工多工作模式传感单元及阵列,设计体外无线信号传输电路和配套诊断系统,实现一体化功能的智能传感植入物系统设计。以接骨板为例在预设位置加工传感单元,结合力学模型及大量实验数据,建立映射多通道阵列传感数据的力学状态模型。最终实现在患者体内一体化无创无源无线的监测,辅助医生获取骨愈合过程中患者体内力学环境信息,从而完成体内监测信息对康复训练指导。

图片2.png

赵喆,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医学院创伤中心访问学习。赵喆及其所在团队在具有传感功能的智能骨科植入物、增强现实骨科手术导航、骨科机器人等领域,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生物医学工程系,航天航空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有深入的合作和扎实的工作基础。主持、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在Advanced Science,IEEE Journal of Heathcare Information等期刊发表SCI收录文章4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项,美国发明专利2项。


项目三:构建具有成骨活性的可注射型3D干细胞微组织用于微创脊柱融合的技术研究

当前生物治疗飞速发展,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再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通常干细胞存在体内存活率低、免疫排斥等问题。本项目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以期获得高表达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并基于“干细胞微组织”的理念,通过将干细胞装载在微支架生物材料中构建注射型“BMP-2基因修饰的3D干细胞微组织”。该微组织由于能聚集细胞所分泌胞外基质而形成良好的微环境,有利于干细胞的增殖和活性。

图片3.png

胡冬,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清华大学博士后,哈佛大学访问学者。擅长颈椎、胸椎、腰椎等常见脊柱疾病的诊治。发表包括SCI在内学术论文30余篇;获相关专利2项;参编相关专著4部;申请和参与多项国家、军队、省部级基金项目,总项目金额达200万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