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史学习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专题 - 党史学习教育

【我为群众办实事】养老院健康的“守门人”王仲:一名好医生,不应该只是专家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4月21日电 (通讯员 于悦超)“医疗是医疗,养老是养老,在实际的医疗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医养结合。这种基层医疗的工作思路,不失为可以向全国推广的一条可行性路径。”

  

  养老院的“大红人”

   

  王仲在养老院出诊

  “嘿!王院您来啦!”

  “有阵子没见到您了,帽子真漂亮!最近状态真不错!”

  刚进入养老院大门的王仲,被家属和患者团团围住。作为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全科与健康医学部部长、全科医学科主任,王仲固定在每周四上午,都会到两个养老院的医院远程诊间坐诊。一路上,王仲都在不停地与院内的老人们打招呼,问候近期身体情况。“有些人不是每周都来看病,所以在路上碰到他们时,我都会格外留心问两句。”

  王仲在养老院的办公桌

  打开电脑,翻开笔记本,查阅检查结果和影像,开立药方和医嘱,这一系列的动作王仲已然非常熟练。听说王仲来了,好多人来到诊间,有坐轮椅的,不能讲话的,精神焦虑的。“血压什么时候最高?”“返粘液一天有几次?”王仲耐心地接待着一位位老人。尽管老人们病情多样,但只要一和王仲聊上两句,心里就会踏实很多,有的老人还会一直跟着王仲一直到他离开养老院大楼。为了照顾行动不便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结束诊间问诊后,王仲还会一间一间地“上门服务”,亲自为老人和家属解疑答惑,给出参考的治疗建议和方案。

   

  王仲为老人做检查

  “您还没坐下,名字我都写下来了。”王仲笑着对一位奶奶说到。奶奶今年80多了,身体并无大碍,但她告诉王仲,自己总是心情很烦躁,只有每周女儿打越洋电话的时候放一首音乐,跟着一唱心情就好些了。王仲安抚了奶奶的情绪,跟她聊了聊上世纪的歌曲史,鼓励她多听柔和的音乐,并尝试把唱歌发展成爱好。王仲起了个头,带着奶奶和她的老伴一起唱了《红军不怕远征难》。大家都唱得很高兴,唱完后,奶奶的老伴儿留下了几滴眼泪。

  “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很多儿女不在身边,有时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可以感情上能够沟通和倾诉的窗口。”王仲说,“要鼓励他们丰富精神生活,分散精力,鼓励他们‘装满’24小时。”

  

  基层医疗不应该只是看病

  “病无大小,基层医生更应该掌握综合能力,面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王仲一边在两个养老院之间“赶场”一边说,“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

  王仲介绍说,每次来养老院坐诊,他都会带着自己的电脑,通过VPN的授权,王仲在医院的系统里看结果,查病历,写医嘱,医院的同事能够实时查看到王仲登记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准备药品,下午就可以送到养老院,大大提升了诊治的效率。这套系统的完善,“得益于清华长庚对基层医疗的重视和支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积极探索更有利、更高效的模式,做基层医疗不应该只是做一个看病的专家。”

   

  在业余时间,王仲也会思考许多问题:给养老院的老人们看病应该注意什么?什么是好的基层医疗?养老院作为一个缩影,能够为大的基层医疗环境折射出什么经验?“好的基层医疗应该是医养结合,医疗和养老两条腿走路。我时常提起一个概念,就是‘防老’。‘防老’要走在‘养老’的前面,这样在年龄大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质量。”王仲说到。

  现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对昌平区所有卫生服务中心都开放了号源,卫生服务中心的病人若有需要可直接转到医院,医师在了解病情后进行治疗,后续还可以与卫生服务中心沟通,告诉他们针对这个病人医院做了什么,以后要注意什么。“这就是我们正在实践的精准转诊。既减少了中间不必要的程序,又能加快治疗的速度。”

  

  结束了一上午的养老院问诊工作,王仲马不停蹄地赶回清华长庚开会。“中午要开一个基层医疗项目会,下午还要出门诊。”来不及吃饭,王仲再一次投入工作中,而这份对于基层医疗的思考和对待工作的热情,将伴随他一直走下去,永远都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