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官移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特色诊疗 - 器官移植 - 肾脏移植
器官移植

肾移植术后常见感染的防治策略

  肾移植受者在术后由于长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移植后如何减少感染的发生,及感染后的治疗,是术后工作的重点。

  除了强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减少感染源的接触及感染发生风险。移植术后的常见感染疾病,目前统一的预防策略包括普遍性预防和抢先治疗等方案。

  今天就向大家介绍部分肾移植术后常见细菌、病毒的感染预防策略。

  一:卡氏肺孢子菌 是一种寄居于人体呼吸系统常见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移植后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为10%-15%,在移植后3-6个月时高发,病死率较高。目前推荐大部分肾移植患者于移植后3-6月预防性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以减少肺孢子球菌肺炎的发生。磺胺类药物服药时建议多饮水多排尿保证药物代谢,预防磺胺结晶形成。

  二:肺炎链球菌 在免疫功能抑制人群中,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推荐患者可在移植手术前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或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若首次接种为PPSV23疫苗,请至少5年后接受第2剂。

  三:巨细胞病毒(CMV) 是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 CMV感染可导致一系列广泛的临床表现,是患者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目前一般推荐CMV感染高风险患者在移植10天后即可开始药物抗病毒治疗持续时间3-6月,低风险患者术后定期筛查外周血、尿CMV病毒数量,在明确病毒开始复制时即开始抗病毒治疗至病毒复制转阴持续2周以上。

  四:流行性感冒病毒 接种疫苗仍然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感冒的主要措施,流感病毒的抗原会不断变化,因此每年都需要重新接种。移植受者应接受肌内注射流感灭活疫苗,不应接种减毒流感活疫苗。

  五:BK病毒 是小型DNA病毒,会在大多数人的肾小管和尿路上皮细胞中造成终生感染,大多为静止的良性感染。但病毒可在免疫功能抑制患者中重新激活,并在部分患者中导致BK病毒相关肾病或移植肾功能损害。目前建议肾移植术后患者常规定期监测外周血、尿BK病毒数量,在尿BKV载量持续升高或血BKV病毒阳性时,可进行免疫抑制剂调整,或进行一定量抗病毒药物治疗。

  六:人细小病毒B19(HPV-B19) 肾移植受者感染HPV-B19后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来清除病毒血症,因此可能发生慢性感染或感染再激活。如果在检查中发现血色素持续下降,排除出血及其他原因后,应立即进行HPV-B19病毒载量检查。阳性患者可进行免疫抑制剂调整,必要时使用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肾移植术后感染是移植后患者及医生共同担心的问题,但只要我们有正确的预防心态,按时按要求复查化验,做到感染的早发现,早治疗,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感染发生,降低感染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