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人民好医生】2019人民好医生跟诊记|陈旭岩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_ObHqMQ6W16maHSjXQgeog

 

陈旭岩:拥有理想主义的“大爱”医者

 

  北京北五环外的“天通苑”,号称亚洲最大社区。据统计,仅两个街道的常住人口就有20多万……人口密集区,最少不了的就是医院。2014年11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正式运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社区里的急重症患者,守着家门口的医院,可以安心睡觉了。周二上午,记者跟诊的专家正是清华长庚急重症部的掌门人——陈旭岩。

  

  做特色的清华急重症

  陈旭岩,曾担任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十几年,拥有25年的临床急危重症诊治经验。2014年,她放下了原有的稳定和光环,加入新成立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担任急重症部部长一职,综合管理急诊科、重症医学科、普通内科。

  如果说陈旭岩把青春献给了急诊一线,进入知天命的年纪,她选择了再次出发,带着新团队,镇守天通苑乃至京北地区,倾力为这里的急重症患者守一盏长明灯。

  走进清华长庚急诊科,急诊留观已经满床了,过道里还加了一些临时病床。其中的老年患者占了大多数,这也是老龄化社会每家综合医院都面临的棘手问题。“keep moving”,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旭岩提出了这一策略。为此,她整合急诊、重症与普通内科为一体,形成“3X="Y”的医疗格局,“急诊的病人来院后即可得到好的救治,重症的有ICU接着,病症平稳后,还有普通内科接着,形成较清晰的病人动线。”

  2018年8月,一位90岁高龄的清华教授因为中暑继而发生肺部感染,经急诊入院,后转到ICU进行重症监护与支持,病情有所缓解后,转入普通内科病房,进入恢复期后,则回到清华校医院继续接收基础治疗;然而病情反复加重,又转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像这样的患者不在少数,既要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治疗需要,又要充分而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资源。为此,2018年,陈旭岩在原有的3X基础上,带领团队在普内科病房区域又开通了5张过渡ICU病床,让那些“不是最重但仍然重”的患者拥有合适的治疗场所。过渡ICU为急重症部开了一个特殊空间,节省了最优质最昂贵的ICU资源,分层更加优化细致,“而且这些相对稳定的重病人,可以处在一个更加轻松的、阳光可达、亲人可及的温馨环境里,由此而来的人文关爱的力量不可小觑。”在国家大力提倡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之下,就在一家综合性的公立医院里,陈旭岩在她的“区域医联体”里,依据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着分层、分级诊疗,让患者流动起来,让资源充分发挥效能。

  

  张弛之间见医者智慧

  陈旭岩每周二上午出普通内科的门诊。步履匆匆而入,不改急诊医师本色。

  记者跟诊的这个上午,共计23位患者,以基础病、常见病、综合疾病病患为多,但从陈旭岩和患者的沟通中能感觉到鲜明的特色——张弛有度。

  一位26岁的女患者持续高热5天,刚刚退热来复诊。陈旭岩看完她的CT报告后,安慰道:“你的肺炎的治疗是有效的,下一步就是需要慢慢恢复。”听到慢慢俩字,患者有点心急,她本来想明天就上班的。陈旭岩立即严肃地重申,退热不等于痊愈了,身体完全恢复至少需要两周时间,“来,我现在就给你开此时最好的药——病假条。得了病,就不要强迫自己坚持工作,身体是自己的,等肺炎彻底痊愈了,上班更踏实。”

  一位流感患者持续高热三天了,她坚信输液、输“消炎药”可以很快退热。陈旭岩耐心地给她解释:“你得的是乙型流感,已经服用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您说的‘消炎药’是没有作用的,增加可能的副作用、耐药风险和花费。另外,你基本可以正常吃饭,尤其饮水充足,是没必要输液的。”这样的话陈旭岩反复耐心说,直到患者能接受,同样嘱咐她充分休息的必要性。

  一位年轻女性患者的困扰是“只要吃了酸酸的食物,嘴唇立刻肿起来,严重的时候甚至闭不上嘴巴。”陈旭岩仔细询问她每一次发病过程,从诱因到过程到缓解。包括和劳累、心情、气候、环境等等的关系。而患者最担心的是影响形象。而陈旭岩说:“作为医生,我最关心的是,这种发作会不会致命,之前不会、之后会不会呢?哪怕仅仅是可能性。”她反复询问,嘴唇肿痛的时候,是否还伴有憋气的感觉,有没有心悸,是否头晕,有没有意识丧失。随后,给她详细地分析,嘴唇瞬间肿很可能与食物或某种成分过敏有关。第一要紧要避免接触类似的食物,需要警惕出现喘憋和其他严重状况。告诉她到哪里查过敏原。最后,陈旭岩给她开了几片口服类固醇,防备意外。“当然,还有一剂药是不需要处方的,就是好好检讨你的生活状态和压力,是否超出了你身体可以承担的。”

  诸如上面的对话在陈旭岩的门诊比比皆是。一张一弛间,体现着这位医者的智慧。“一张”,用专业的严谨性教育、纠正患者;“一驰”,则用幽默让患者赶到放松和愉悦。陈旭岩说,得益于急诊科接诊的患者广、起病急、情况复杂,这造就了急诊大夫具有很广泛的阅历和很好的洞察力,也让她在看诊时,掌控着很好的与患者交流的节奏。

  陈旭岩对跟诊记者说,普通内科是清华长庚的一个特色,至少对现有的分科过细、专科过专是一个补充。其一方便了不知道去哪个专科看病的病人;其二方便了本身就是有很多跨科疾病的患者,尤其老年患者;其三辗转多医院、多科仍然诊断不清的疑难患者,尤其复杂感染患者;其四,您今天跟诊无法体验到的,普内科病房收治众多急诊转上来的比较重的、多跨系统的患者。

 

 

  把人文植入到医师培育的根基里

  陈旭岩忙碌异常,作为部长负责三个科室的管理,每周出门诊,此外作为院领导,她还要处理各种行政事务。但忙碌之中,她最关注的是——医学教育。“教育是永恒的主题,临床教学是医院的另一条生命线。”

  2003年,陈旭岩完成起草了我国第一部“3+2”年急诊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成功在北医系统推行。为此曾先后赴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法国等地学习专科住院医师培训计划与实施。这些国际性交流学习,以及国内的教育实践,为她积累了丰富的医师培训经验和设想,她在长庚模式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一体化培训体系中找到了契合点。于是她带着深厚的临床经验,和成熟的教育理念,惠及清华的新平台。“希望把我的能力和资源用在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医学生和住院医师的扎实规范的专业训练和人文素养的培育。传承加之创新,就可以带来一点改变,生命就有新的活力和意义。”“到了清华长庚5年,大概1800天,从来没有过午休,除了周二院务会和其他必须参加的会议,其他时间都是教学,陪在住院医师身边。R们日新月异地快速成长就是我要的回报吧!”陈旭岩说道,她的语气,风轻云淡的。

  “医疗人文”是陈旭岩最常和医师们灌输的理念。那是2017年夏天,北京进入持续桑拿天模式,伴随着刺耳的急救车声,一位高热昏迷的环卫工人被院前医务人员推入清华长庚的急诊大厅。“他被路人发现时就倒在地上,现在体温41度,没有意识,没有家属,没有找到证件,没有钱”,120的医生简要地介绍着病情。面对这样的“三无”病人,生命至上,“快进抢救室”,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立刻围拢过来,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医疗,争分夺秒进行抢救,并同步向科主任和院内主管部门领导汇报。为了同一个目标,大家默契地兵分两路!一路立即冰敷擦浴快速物理降温,一路立即给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开通静脉抽血、快速输液。望着满身呕吐物,摸着滚烫的额头,我们的护士顾不上脏累,迅速为患者除去衣衫,擦干净身体,几位身形单薄的小姑娘,愣是托起身材魁梧的壮汉为治疗做准备。“我们一定要在20分钟内把体温降到39度以下!”徐婷医师迅速制定治疗方案,指挥若定。空调屋、电风扇、冰袋、冷水!降温措施悉数到位!

  患者表现出的体温高和意识障碍仅仅是冰山一角!严重的低钠血症,严重的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功能不全,DIC,消化道出血……一个个严重的并发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招招致命”,还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对生命的威胁性急剧增加!抢救室就是战场!医生护士就是冲锋队!注射器留置针就是武器!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核心体温迅速降下来了,经过快速补液,患者血压平稳了!血钠在以控制速度缓慢升高!尿量逐渐有了!经过下午和一夜的奋战,室内的曙光伴随室外的黎明一起悄悄来到,患者的体温稳定了,抽搐停止了,意识有所好转了!慢慢地可以开口缓缓说话了,可以小口小口地进食了,最后患者在医护的搀扶下能下地绕床慢走了……经多方寻找终于赶到医院的家属,听病友叙述这几天的患者情况和医院的抢救,泣不成声难以表达感激之情。

  直到现在,成功抢救一个生命,让患者回归家庭、社会,回归和谐的生活,“我还像第一次成功抢救患者时一样,兴奋、激动、幸福。”每到夏天,看到街头在烈日下工作的环卫工人,以及外卖小哥、交警,陈旭岩都会回想起那位“三无患者”——他回到工作岗位了吧?要好好的啊!“医疗人文的内核应该是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一种生命价值平等的理念,一颗竭尽全力去救助的心。当然要基于技术、能力和规范。这就是医学教育的内涵,技术+人文+爱。”陈旭岩说。

  编审 :罗辉

  跟诊记者:李海清  韩冬野   

  摄影记者:李丹

  

  陈旭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清华大学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清华大学附属清华长庚医院急重症部部长,急诊科主任,普内科主任。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擅长急重症感染的诊治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以及内科综合性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副总干事,兼任急诊抗感染联盟主席、急诊女医师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国家卫计委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项目组核心专家;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急诊分会常务委员,等职。

  专长: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早期目标治疗,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的救治和器官替代治疗。

  出诊时间: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