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新闻动态
信息动态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医路漫漫 不断前行

作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内科部第二党支部 王燕婴

  电影画面还在不停地播放,周围隐隐传来间断抽泣声,眼前的画面也渐渐变得模糊,而耳边电影里一位婆婆的话却变得越来越清晰:“吃正版药品,房子被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是的,我正在电影院里观看《我不是“药神”》,看着电影里被病痛折磨的人们,让我再次想起了那个瘦瘦的身影。

  我是一位医生,一位血液科医师。那是一年前的夏天,炙热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诊室的检查床上,一个本该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在运动场上挥洒汗水的大男孩躺在那里,略微消瘦的脸上写满了疲惫。“放松,现在检查一下腹部。”我同他解释,他点点头,安静的配合我查体。这个20岁的男孩出现腹胀已经半年多,学校查体发现白细胞高得离谱,而现在我右手的触感告诉我他的脾也很大。做完查体,我嘱咐他:“一会去抽血、做骨髓穿刺,等结果出来以后再到门诊复诊。记住复诊的时候让你家长陪着过来。”几天以后,我再次在门诊见到了那个男孩,他好像更瘦了,安静地站在他妈妈身后,低着头,看不清表情。我看完检查结果,轻轻地叹了口气,“你先出去休息一会吧,妈妈留下来。”等了一小会,他终于抬头,看了我一眼,出去了。他妈妈立刻躬下身子焦急的低声问:“医生,这上面是什么意思,是白血病吗?”看着她略显粗糙的脸和焦急不安的眼睛,我再次轻轻的叹了口气。是的,这个男孩确诊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这种疾病,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陌生而又遥远的,对于学费都需要亲戚朋友帮忙的他们来讲,是毁灭性的。我已经记不清是怎么和那位妈妈解释病情的了,只记得到了最后,她边流着泪边不停的说“大夫,求求你救救他;大夫,求求你救救他;大夫……”

  一个月过去了,那天门诊结束已经快中午了,我又一次看到了那个男孩,他坐在门外的长椅上,见我出来,他起身向我走来,感觉他似乎状态好了不少。“大夫,这个病还有没有别的药?”“有是有,但是你现在用的这个是目前疗效最好、副作用最小的。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是有什么不舒服吗,为什么想要用别的药呢?”“大夫,我”他顿了顿,“我没有那么多钱,上个月的药钱全都是凑得,我……”他没有再说下去。“这样吧,我建议药还是继续用,费用可以再想想办法,而且现在中华医学会是有援助项目的。”他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转身准备走了。“等等”,我叫住他,“不管怎样,治疗的事情还是要和家里好好商量一下,尽快来找我。”他转过身来,眼睛里有犹豫、挣扎,有想活下去的勇气,也有现实的无奈,最终化为一句“好”。

  电影结束了,大家都仍然沉浸在其中,继续为电影里被病痛折磨的人们流泪;痛恨那些骗人钱财的无良之辈;理解警察“抓”与“不抓”的内心挣扎;这时影片最后的字幕亮起:“2016年,工信部、国家卫计委等六部门印发《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2018年,中国已有19个省市相继将瑞士诺瓦公司生产的格列宁纳入医保;2019年,中国开始对进口抗癌药实施零关税。”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掌声,接着如潮水一般,更多的掌声响起来,更多的人站起来,红着眼睛,使劲的拍着手。

  如同电影的美好结局那样,那个男孩后来很好,顺利地毕业、工作,又恢复了往日的阳光明媚。看着他青春飞扬的脸、充满希望的眼睛,我想我们都应该心怀感激,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我们的党,让我们有所依靠。当然,我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为建立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体系,拼尽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一直在努力。持续40年的改革开放,持续9年的新一轮医改,我们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覆盖、立体化”医疗保障体系。可期待的是,不久的将来,重病者将不再心焦,生活也会更好。我相信,医路漫漫,不断前行,在医改的不断推进下,我们的病人们,虽然身受病痛折磨,但仍然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