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是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共建共管的大型综合性公立医院,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得到了台塑企业和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的无私捐助和援建。医院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地区,总规划床位数1500床,于2014年11月28日开业,是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A类定点医疗机构,北京市医保人员无需选择定点即可实时结算,异地医保可直接结算。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坚持“医疗服务以患者为中心,医院运营以医师为核心,医院发展以员工为重心”,创立并践行精准医疗、精诚服务、精益管理的“三精医疗”理念,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合数智化的现代健康医疗服务体系;坚持公益性本位,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建立健全现代医院治理体系,医疗团队与职业化行政团队分工协同治理,致力于塑造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学府型医院。
医院开业之初即确立以国际一流医学中心为目标的“三步走”十年发展规划,即2014年—2017年,“综合建构,奠定基础”;2018年—2020年,“特色发展,塑造品牌”;2021年—2025年,“卓越品质,成就一流”。进入第二个十年,医院实施金色十年发展规划,即2025年-2029年,“拓疆图强,国内一流”;2030年-2034年,“融合塑新,国际一流”。
医院以优越的事业平台、舒心的工作环境和体面的薪酬待遇,面向海内外延揽一大批高水平人才。创院院长董家鸿院士为国际著名肝胆胰外科和肝脏移植专家。医院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Attending医师负责制、全责护理制和全人照护模式,全面推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导向的整合式医疗,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与流程,为病患提供高效、优质、经济、普惠的诊疗服务,不断提升疾病治愈率和康复水准。
医院建设起由80余个临床医技专科组成的强大学科阵容,打造了肝胆胰中心、器官移植中心、心血管中心、消化中心、神经中心、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和眼科中心等卓越临床中心,涌现出急重症中心、肿瘤中心、感染疾病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心、妇产中心、泌尿外科、康复医学科、内分泌与代谢科、皮肤科、放射诊断科、血管外科等重点专科,先后开展国内外领先的医疗技术百余项,创下多项世界记录,连续五年获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A+成绩。打造全栈式数智化医院,先后通过了电子病历六级评审,国家智慧服务三级评审。
主动赋能健康社区,医院率先构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的健康照护体系,2022年垂直托管天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质资源下沉,服务同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
医院创新医学教育,业已建立了完善的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一体化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基于器官系统的临床医学MD教育体系建设,是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卫健委首批外科基础技能提升培训基地。医院作为清华大学临床医学博士(MD和PhD)学位授权点,先后开展临床医学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生、医工交叉硕士生、卓越医师-科学家八年制、卓越学者型医师、临床医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型博士生等人才培养项目;医院已有国家和北京市认证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5个,是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普通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成为国际肝胆胰外科Fellowship培训中心、华盛顿大学神经外科培训基地、世界腔内泌尿外科学会(Endourology Society )Fellowship培训基地、欧洲泌尿学会“Set up”泌尿外科内镜手术标准化培训基地。
医院以解决临床问题和满足社会健康需求为引擎,依托清华大学雄厚的综合性学科优势,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建立临床问题驱动的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先后获批国家药物与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智慧健联体关键技术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研究型病房示范建设单位、数智肝胆病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医院先后成立清华大学器官移植与仿生医学研究院依托医院、北京视觉科学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国际一流的清华大学临床生物样本资源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
医院建立起完善的社会服务工作体系,设立医务社工和志愿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暖心服务。设立清华长庚发展基金和社会服务基金,募集社会善款发展临床医学并救助困难患者。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医院每年举办近百场健康公益讲座和义诊活动,牵头开展高原地区包虫病清灭行动。医院积极参与医疗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精准医疗帮扶。
作为诞生于国家医疗改革背景下、成长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进程中的新型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秉持“人本、济世、厚德、至善”的价值观,以“引领医学创新 提供价值医疗 培养领军人才 追求卓越管理”为使命,坚持创新(Innovation)、整合(Integration)、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特色化(Individuation)的“4I”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医学中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APP
快速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