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动态 - 媒体报道
信息动态

《生命时报》刊登我院肾内科科普稿件:四种药留住肾功能

新闻链接:《生命时报》第1384期 17版

发布时间:2020-01-24

  慢性肾脏病逐渐进展会发展成慢性肾衰竭,出现水肿、少尿、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甚至有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肾性骨病、肾性贫血等并发症,发展到尿毒症期需要透析,也就是“洗肾”治疗,因此维护肾功能特别重要。如果肾功能已有问题,除了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外,还应采取规范的药物治疗。以下四种药是最常见的改善肾功能的临床用药。

  1、小苏打片(碳酸氢钠片)。肾脏是调节酸碱平衡的重要器官,慢性肾衰竭时肾脏排泄毒素能力下降,酸代谢产物体内蓄积,会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出现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小苏打片可中和酸性物质,纠正酸中毒,缓解症状。另外,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合并高尿酸血症,碳酸氢钠可碱化尿液,预防尿酸盐结晶沉积。

  注意事项:1.服用量为每次1-4片(0.5克/片),每日3次;;餐前15-30分钟或与餐同服,利于吸收。2.苏打水饮料并不都含碳酸氢钠,有些只含有碳酸(水和二氧化碳)及一些添加成分。而且,肾衰竭患者要严格控制水的摄入。

  2、复方α-酮酸。肾衰竭患者体内蓄积的毒素部分来源于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慢性肾衰竭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严格低蛋白饮食(0.6克/千克以下)易出现营养不良,复方α-酮酸可直接或者间接提供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α-酮酸本身不含氮,合成蛋白质过程中,可利用一部分尿素氮,缓解尿毒症毒素在体内蓄积。

  注意事项:1.服用量为每次4-8片,每日3次,宜与餐同服。2.每片含钙50毫克,需注意血钙水平,勿过量。

  骨化三醇胶。慢性肾衰患者常伴有钙磷代谢紊乱,表现为底钙和高磷。维生素D活化需要肾脏1-α羟化酶,肾衰患者骨化三醇合成减少,低血钙和骨化三醇减少,刺激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激素(iPTH),长期会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持续的低血钙、高血磷和高iPTH形成恶性循环,引起CKD-MBD(矿物质和骨代谢疾病),也就是常说的肾性骨病。骨化三醇可以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降低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促进肠道吸收钙,纠正低血钙。

  注意事项:1.骨化三醇胶丸服用量为每次0.25-0.5微克,每天1-2次,宜夜间睡觉前服药。骨化三醇会促进肠道钙的吸收,主要副作用为高钙血症,晚上睡觉前经肠道吸收的盖量最少,高血钙的发生率低。此外,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有昼夜节律性变化,每天有2个分泌高峰,一凌晨0:00-4:00分泌峰为主,睡前服药,正好在甲状旁腺分泌高峰期发挥药效,可以很好地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2.服用本品时,禁止服用含镁的抑制酸药物,如铝碳酸镁咀嚼片,否则会出现高镁血症。

  碳酸钙。肾衰患者常表现为底钙、高磷。肾衰患者服碳酸钙片不是为了补钙,而是为了降磷,需要餐中嚼服。高磷血症危害较大,是肾性骨病的始动因素,必须重视血磷控制。

  注意事项:1.碳酸钙片的服用量为每次.5-1.0克,每天2-3次;需监测血钙水平,警惕高钙血症,必要时应调整其他非含钙磷结合剂。2.宜餐中嚼服,碳酸钙通过结合食物中的磷,减少胃肠道对磷的吸收,发挥降低血磷的作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肾脏内科主任医师 李月红 □王冲)